第一章 蘇聯崛起
盡管在這場蘇聯政治巨變中,始終伴隨著清洗與血淚,但蘇聯在內戰後,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人隻用了20年多的時間,就將落後的封建俄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的世界強國,斯大林在這方麵的功績是世界公認的。
斯大林是在戰爭年代中成長起來的,他對武器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日常工作中,他對軍事的關注程度超過其他一切工作。他每天都抽出幾個小時研究軍事上的問題,尤其重視軍工生產。
蘇聯紅軍時期的5位元帥中有3位被處決,5位一級集團軍司令中3位被處決,10位二級集團軍司令全部被處決,57 個軍長全部被處決,186個師長中154個被處決。
麵對這種情況,蘇聯的壓力巨大,斯大林密切注意世界格局,希望戰爭局限在資本主義陣營內。斯大林一麵采取權宜之計與德國周旋,一麵做好應付戰爭的準備。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時,在哥爾克村,列寧的病情惡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列寧仍在努力地思考著蘇聯的現在和未來。鋼鐵般的意誌支撐著列寧......列寧的臉色慘白,呼吸急促,體溫升高,很快便沒有知覺。6時50分,列寧因腦溢血停止呼吸。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病逝。
列寧逝世的噩耗就像晴天霹靂一樣,震驚了整個世界,全世界陷入了無比沉痛的悼念之中。
在解剖列寧的遺體時,蘇聯的醫生們都沒有見過眼前這種現象:列寧的腦血管已經鈣化了,他們拿金屬鑷子敲打著腦血管,就像敲在硬物上一樣。腦血管壁的增厚使流血堵塞了,一滴血液都無法通過血管壁。
1924年1月23日,人們將列寧的遺體從哥爾克村運抵首都莫斯科,停放在工會大廈。從1月23日至27日,共有90多萬來自各個國家的人民來到工會大廈向列寧默哀。人們為了向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列寧告別,冒著莫斯科零下30多度的嚴寒,默默地排隊等候在大廈旁的大街上。
蘇共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出決定,在克裏姆林宮牆旁的紅場上修建列寧的墓穴。工人們冒著嚴寒日夜施工,很多外國人也誌願參加施工。
列寧生前發現斯大林在使用權力時過於粗暴,曾對斯大林提出過嚴厲的批評,列寧還向蘇聯共產黨的第13次代表大會提議,解除斯大林的黨中央總書記職務,但代表大會沒有通過列寧的提議。列寧離開人世後,斯大林成為黨中央最高領導人。
斯大林開始殘酷地迫害政敵,以保證其路線得到貫徹施行。斯大林先後迫害了左翼革命家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以及右翼革命家布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