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橫渡英吉利海峽 4.“賽馬場“和“眼鏡蛇“
1944年7月以來,滂沱大雨使盟軍的進攻不是被天氣困擾,就是連連遭到德軍阻擊。
7月,是盟軍連續受挫,傷亡重大的一個月。
在英國和美國,廣大人民對此日益感到不安,紛紛指責,他們認為,盟軍的反攻形勢走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殘酷的陣地戰老路。
在英軍受挫的同時,美軍占領瑟堡以後也打不開局麵。布萊德雷不顧德軍的頑強抵抗,在地形不利的小塊田地和沼澤地裏,經過3周的激戰,以傷亡1.1萬人的代價,占領變成廢墟的聖洛。
盟軍登陸成功以後,決定實施大規模的地麵進攻。計劃由蒙哥馬利從卡昂發起進攻,占領法萊斯,打開巴黎的大門;布萊德雷在聖洛西南突破德軍的防禦,向布列塔尼半島根部的阿夫郎什推進。
英、美部隊進攻代號分別為"賽馬場"與"眼鏡蛇"行動。
1944年7月18日,美軍攻占了交通樞紐聖洛,分割德軍"B"集團軍群。
美、英、加軍順利抵達卡昂、科蒙、萊賽後,形成了正麵150公裏、縱深13至35公裏的登陸場。
英軍首先發起了"賽馬場"行動,英第二集團軍的第二師、警衛裝甲師與第七裝甲師從卡昂向西南打去。
為了支援英軍的進攻作戰,盟軍出動4500餘架飛機,投彈達7000多噸。
英軍裝甲師的坦克集群在炮彈的呼嘯聲之中,衝向了法萊斯。
但是,隆美爾受傷前曾在這裏設下重重陷阱,令英軍坦克心驚膽寒的88毫米高炮群,早已部署在了各要點上。
盟軍飛機轟炸時,德軍迅速把它們隱蔽起來,飛機一走,又把它們推了出來,把英軍坦克打得不是爆裂就是起火。
到20日下午,英軍以損失400多輛坦克的昂貴代價,隻向前推進了7英裏。此時,天降暴雨,蒙哥馬利不得不暫停進攻。
7月25日,布萊德雷率美第一集團軍開始實施"眼鏡蛇"行動。
上午9時45分,盟軍出動2430架飛機向目標區投下了4000噸炸彈與燃燒彈。
德軍陣地被盟軍炸得一塌糊塗,通信線路被炸,重型裝備損失殆盡。
事實上,李爾裝甲教導師已被轟炸機消滅。
轟炸結束後,美第七軍軍長柯林斯中將揮師向前推進。同時,其右翼的第八軍與左翼的第十九軍也發起了攻擊。
美軍坦克大多裝有發光識別板與對空聯絡電台,遇到地麵抵抗就會呼喚空軍支援,由於地空的默契配合,美軍前進速度非常快。
7月27日,美第八軍與第七軍將德第SSl7黨衛裝甲師團團包圍,德軍突圍不成,又被盟軍飛機轟炸。
7月30日,這個德國裝甲師全軍覆沒。
當晚,美第八軍占領阿夫郎什,進入布列塔尼半島,打開了進入法國腹地的
通道。
8月1日,美軍組建第十二集團軍群,布萊德雷任司令,下轄巴頓的第三集團軍(第八、第十二、第十五、第二十軍)及霍奇斯的第一集團軍(第五、第七和第十九軍)。共5個裝甲師、16個步兵師,約40萬人。
第3集團軍的4個軍剛在阿夫郎什集結,巴頓就命令各軍呈扇形展開,第八軍向西直撲布列塔尼半島頂端的布雷斯特,其餘部隊向東推進。
3天時間,第十五軍就向前推進了110公裏,搶占了通往勒芒的公路。
麵對盟軍絕對優勢兵力的強大進攻,克盧格隻能退到塞納河一線防守。
希特勒不相信克盧格,甚至懷疑西線德軍沒有盡力作戰。
於是,希特勒把加萊十五集團軍的幾個師調到諾曼底,從法國南部調來兵力,準備和盟軍決一死戰。
8月3日,希特勒將代號"呂希特"的作戰計劃下達給克盧格,下令克盧格帶領全部裝甲師從莫爾坦向阿夫郎什進攻,把向東突進的巴頓軍團的交通線切斷,將美軍"擲回大海"。
如果德軍能控製製空權,這倒不失為一個合理的計劃,但德軍卻沒有製空權,因此這和自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