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不上五六裏,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裏寬闊,四無人跡。三藏心驚道:“悟空,這路來得差了。敢莫大仙錯指了?此水這般寬闊,這般洶湧,又不見舟楫,如何可渡?”行者笑道:“不差!你看那壁廂不是一座大橋?要從那橋上行過去,方成正果哩。”長老等又近前看時,橋邊有一扁,匾上有“淩雲渡”二字。原來是一根獨木橋。正是:
遠看橫空如玉棟,近觀斷水一枯槎。
維河架海還容易,獨木平梁人怎碴!
萬丈虹霓平臥影,千尋白練接天涯。
十分細滑渾難渡,除是神仙步彩霞。
三藏心驚膽戰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別尋路徑去來。”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八戒慌了道:“這是路,那個敢走?水麵又寬,波浪又湧,獨獨一根木頭,又細又滑,怎生動腳?”行者道:“你都站下,等老孫走個兒你看。”
好大聖,拽開步,跳上獨木橋,搖搖擺擺。須臾,跑將過去,在那邊招呼道:“過來!過來!”唐僧搖手。八戒、沙僧咬指道:“難!難!難!”行者又從那邊跑過來,拉著八戒道:“呆子,跟我走,跟我走!”那八戒臥倒在地道:“滑!滑!滑!走不得!你饒我罷!讓我駕風霧過去!”行者按住道:“這是甚麼去處,許你駕風霧?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他兩個在那橋邊,滾滾爬爬,扯扯拉拉的耍鬥,沙僧走去勸解,才撒脫了手。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亂頑。那裏有隻渡船兒來了。”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隻管叫:“這裏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
鴻濛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
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升平。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
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師父,上船去。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得翻。”長老還自驚疑,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裏,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跺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隻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大聖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不上五六裏,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裏寬闊,四無人跡。三藏心驚道:“悟空,這路來得差了。敢莫大仙錯指了?此水這般寬闊,這般洶湧,又不見舟楫,如何可渡?”行者笑道:“不差!你看那壁廂不是一座大橋?要從那橋上行過去,方成正果哩。”長老等又近前看時,橋邊有一扁,匾上有“淩雲渡”二字。原來是一根獨木橋。正是:
遠看橫空如玉棟,近觀斷水一枯槎。
維河架海還容易,獨木平梁人怎碴!
萬丈虹霓平臥影,千尋白練接天涯。
十分細滑渾難渡,除是神仙步彩霞。
三藏心驚膽戰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別尋路徑去來。”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八戒慌了道:“這是路,那個敢走?水麵又寬,波浪又湧,獨獨一根木頭,又細又滑,怎生動腳?”行者道:“你都站下,等老孫走個兒你看。”
好大聖,拽開步,跳上獨木橋,搖搖擺擺。須臾,跑將過去,在那邊招呼道:“過來!過來!”唐僧搖手。八戒、沙僧咬指道:“難!難!難!”行者又從那邊跑過來,拉著八戒道:“呆子,跟我走,跟我走!”那八戒臥倒在地道:“滑!滑!滑!走不得!你饒我罷!讓我駕風霧過去!”行者按住道:“這是甚麼去處,許你駕風霧?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他兩個在那橋邊,滾滾爬爬,扯扯拉拉的耍鬥,沙僧走去勸解,才撒脫了手。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亂頑。那裏有隻渡船兒來了。”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隻管叫:“這裏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
鴻濛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
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升平。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
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師父,上船去。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得翻。”長老還自驚疑,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裏,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跺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隻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他們三人,也一齊聲相和。撐著船,不一時,穩穩當當的過了淩雲仙渡。三藏才轉身,輕輕的跳上彼岸。有詩為證。詩曰: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
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此誠所謂廣大智慧,登彼岸無極之法。四眾上岸回頭,連無底船兒卻不知去向。行者方說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轉身,反謝了三個徒弟。行者道:“兩不相謝。彼此皆扶持也。我等虧師父解脫,借門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師父也賴我等保護,秉教伽持,喜脫了凡胎。師父,你看這麵前花草鬆篁,鸞鳳鶴鹿之勝境,比那妖邪顯化之處,孰美孰惡?何善何凶?”三藏稱謝不已。一個個身輕體快,步上靈山。早見那雷音古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