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3 / 3)

說不了,隻見門裏小妖來報:“大王,那兩個和尚又來門前索戰哩!”妖精道:“賢妹所見甚長,再不出去,看他怎麼。”急傳令,教:“小的們,把門關緊了。——正是‘任君門外叫,隻是不開門。’——讓他纏兩日,性攤了回去時,我們卻不自在受用唐僧也?”那小妖一齊都搬石頭,塞泥塊,把門閉殺。八戒與沙僧連叫不出,呆子心焦,就使釘鈀築門。那門已此緊閉牢關,莫想能彀;被他七八鈀,築破門扇,裏麵卻都是泥土石塊,高迭千層。沙僧見了道:“二哥,這怪物懼怕之甚,閉門不出,我和你且回上河崖,再與大哥計較去來。”八戒依言,徑轉東岸。

那行者半雲半霧,提著鐵棒等哩。看見他兩個上來,不見妖怪,即按雲頭,迎至岸邊,問道:“兄弟,那話兒怎麼不上來?”沙僧道:“那怪物緊閉宅門,再不出來見麵;被二哥打破門扇看時,那裏麵都使些泥土石塊實實的迭住了。故此不能得戰,卻來與哥哥計議,再怎麼設法去救師父。”行者道:“似這般卻也無法可治,。你兩個隻在河岸上巡視著,不可放他往別處走了,待我去來。”八戒道:“哥哥,你往那裏去?”行者道:“我上普陀岩拜問菩薩,看這妖怪是那裏出身,姓甚名誰。尋著他的祖居,拿了他的家屬,捉了他的四鄰,卻來此擒怪救師。”八戒笑道:“哥嗬,這等幹,隻是忒費事,耽擱了時辰了。”行者道:“管你不費事,不耽擱!我去就來!”

好大聖,急縱祥光,躲離河口,徑赴南海。那裏消半個時辰,早望見落伽山不遠。低下雲頭,徑至普陀崖上。隻見那二十四路諸天與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財童子、捧珠龍女,一齊上前,迎著施禮道:“大聖何來?”行者道:“有事要見菩薩。”眾神道:“菩薩今早出洞,不許人隨,自入竹林裏觀玩。知大聖今日必來,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聖,不可就見。請在翠岩前聊坐片時,待菩薩出來,自有道理。”

行者依言,還未坐下,又見那善財童子上前施禮道:“孫大聖,前蒙盛意,幸菩薩不棄收留,早晚不離左右,專侍蓮台之下,甚得善慈。”行者知是紅孩兒,笑道:“你那時節魔業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老孫是好人也。”

行者久等不見,心焦道:“列位與我傳報傳報,但遲了,恐傷吾師之命。”諸天道:“不敢報。菩薩吩咐,隻等他自出來哩。”行者性急,哪裏等得,急縱身往裏便走。噫!

這個美猴王,性急能鵲薄。

諸天留不住,要往裏邊繹。

拽步入深林,睜眼偷覷著。

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

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

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

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

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

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

玉乎執鋼刀,正把竹皮削。

行者見了,忍不住厲聲高叫道:“菩薩,弟子孫悟空誌心朝禮。”菩薩教:“外麵俟候。”行者叩頭道:“菩薩,我師父有難,特來拜問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薩道:“你且出去,待我出來。”

行者不敢強,隻得走出竹林,對眾諸天道:“菩薩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麼不坐蓮台,不妝飾,不喜歡,在林裏削蔑做甚?”諸天道:“我等卻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妝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聖,必然為大聖有事。”行者沒奈何,隻得等候。

不多時,隻見菩薩手提一個紫竹籃兒出林,道:“悟空,我與你救唐僧去來。”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菩薩道:“不消著衣,就此去也。”那菩薩撇下諸天,縱祥雲騰空而去。孫大聖隻得相隨。

頃刻間,到了通天河界。八戒與沙僧看見道:“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麼亂嚷亂叫,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逼將來也。”說不了,到於河岸。二人下拜道:“菩薩,我等擅幹,有罪!有罪!”菩薩即解下一根束襖的絲絛,將籃兒拴定,提著絲絛,半踏雲彩,拋在河中,往上溜頭扯著,口念頌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籃兒,但見那籃裏亮灼灼一尾金魚,還斬眼動鱗。菩薩叫:“悟空,快下水救你師父耶。”行者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師父?”菩薩道:“這籃兒裏不是?”八戒與沙僧拜問道:“這魚兒怎生有那等手段?”菩薩道:“他本是我蓮花池裏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銅錘,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煉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漲,走到此間。我今早扶欄看花,卻不見這廝出拜。掐指巡紋,算著他在此成精,害你師父,故此未及梳妝,運神功,織個竹籃兒擒他。”

行者道:“菩薩,既然如此,且待片時,我等叫陳家莊眾信人等,看看菩薩的金麵:一則留恩,二來說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養。”菩薩道:“也罷,你快去叫來。”那八戒與沙僧,一齊飛跑至莊前,高呼道:“都來看活觀音菩薩!都來看活觀音菩薩!”一莊老幼男女,都向河邊,也不顧泥水,都跪在裏麵,磕頭禮拜。內中有善圖畫者,傳下影神,這才是魚籃觀音現身。當時菩薩就歸南海。

八戒與沙僧,分開水道,徑往那水黿之第,找尋師父。原來那裏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卻入後宮,揭開石匣,馱著唐僧,出離波津,與眾相見。那陳清兄弟,叩頭稱謝道:“老爺不依小人勸留,致令如此受苦。”行者道:“不消說了。你們這裏人家,下年再不用祭賽。那大王已此除根,永無傷害。陳老兒,如今才好累你,快尋一隻船兒,送我們過河去也。”那陳清道:“有!有!有!”就教解板打船。眾莊客聞得此言,無不喜舍。那個道我買桅篷”;這個道:“我辦篙槳”。有的說:“我出繩索”;有的說:“我雇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