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當酩酊(特來探望皇妹第章 第章 第章 )(1 / 3)

鮮血從金連思的傷口湧出, 染紅了她的衣袍。她雙目緊閉,眼角的淚痕未幹。她對人世還有無限的眷戀,司度卻不允許她活下去。正如她先前所言, 她該不該死,全憑司度定奪, 她自己做不了主。

司度仔細地打量她的遺容。她並未顯現痛苦的神態,司度便感慨道:“你不疼不痛, 走得輕輕鬆鬆,這一輩子也沒遭過多少罪,真是個極好命的人,生前死後都能享福。”

金連思魂斷氣絕,無法再回應司度。她靜悄悄地死在了此處,司度的唇邊卻多了一絲笑意。

司度揭開車簾,巍峨的擎蒼山近在眼前。

烽火四起,沙塵漫天, 隆隆的炮聲遠近相聞, 震得山搖地動、鳥飛馬驚。炮火接連不斷地爆響,山上的林木都冒出濃煙來,亂箭如飛蝗一般急射而出, 禦林軍陷入了槍林彈雨之中。他們根本分不清敵軍和友軍, 更不知道如何迎戰,沒過一會兒,陣亡的士兵就堆成了血海屍山。

司度袖手旁觀。他佯裝一副無奈的神色, 低歎道:“看樣子,死了不少人。”

這一場混戰險象環生, 僥幸活下來的士兵都是十分強壯的人。他們奮力殺出重圍,跑到了山腳下的一條黃土路上, 正好撞見了司度的馬車。

司度的侍衛推開車門,那些士兵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

士兵宛如一群驚弓之鳥。他們把刀尖對準了馬車,粗魯地叫嚷道:“你們是哪裏來的人?”

司度二話不說,拔劍在手,帶著他的侍衛一起砍殺士兵。他們不僅殺出了一條血路,還活捉了一個俘虜。又因為司度的武功境界極高,那些士兵自知不是他的對手,便也不敢再追擊他,眼睜睜地看著他駕車逃走了。

司度沒費什麼力氣,就從俘虜的口中挖出了消息。

這一次的禦林軍內亂,竟然與高陽晉明有關。

早在去年秋天,京城瘟疫蔓延之際,皇帝把晉明軟禁在了京郊,調派禦林軍監視晉明。後來,晉明逃出了京城,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再無一絲一毫的蹤跡。坊間還有傳言說,晉明正是秦州叛軍的首領,他痛恨京城的官民,必定會從秦州一路殺入京城。

皇帝聽聞此事,心生疑慮,便以“看守不嚴,督察不力”為名,懲罰了兩百多個士兵,這其中甚至包括了衛國公的長子盧涵。

先帝在位的時候,衛國公是京城禦林軍的統帥。

衛國公武功強悍,戰功卓著,為人處世也很謹慎小心。他識人有術,用人有方,提拔了不少出身貧寒的將士,禦林軍的各項事務都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先帝格外欣賞衛國公的才能,屢次為他加官晉爵,他在軍中的威望更是水漲船高。他越發地效忠先帝,先帝也越發地器重他,君臣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後來先帝去世、新帝登基,衛國公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急忙上奏皇帝,稱自己“舊疾複發,身虛體弱,不能再擔任禦林軍統帥一職”,皇帝果然體諒他的病情,準許他辭官歸家。

衛國公一改舞刀弄槍的作態,整日與文人廝混,甚至學起了吟詩作畫,不再接見禦林軍的將領。他過了十幾年的平靜日子,京城的百姓漸漸淡忘了他的名號,官員卻不敢輕視他。他在軍中尚有餘威,太後和皇後也很關照他家裏的女眷。他每個月都會大排筵席,宴請一些文采風流的名士,因而得了個“雅客翁”的美稱。

衛國公唯一的人生汙點,便是他的小兒子盧徹。

盧徹貪財好色,不學無術,腦袋也特別愚笨。他得罪過華瑤和方謹,差點被方謹的侍衛活活打死。

去年秋天,盧徹放起了高利貸,逼死了平民,奪取了數百頃良田。今年二月,太後降下懿旨,把盧徹關入大理寺獄,細查盧徹的一切罪行,從嚴審問,從嚴懲治。

盧徹無疑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但他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庶兄,名叫盧涵。

盧涵文武雙全,品行端正,與盧徹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昭寧十七年,盧涵考取了武舉的頭名。他做了四年的禦前帶刀侍衛,對皇帝忠心耿耿。皇帝將他調入禦林軍,親封他為正五品“定遠將軍”。他也沒辜負皇帝的期望,在軍中頗有威信。無論是官階比他高的將軍,亦或官階比他低的士卒,都與他交情匪淺。

可惜,就在今天早晨,盧涵暴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