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傾向”哪裏來(1 / 2)

告辭的時候,年輕母親臉上有了笑容:“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後來的反饋信息,讓我知道了女孩一切平安。

與教師探討

這個故事已經過去,可我還是一直心存憂慮。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傾向的問題確實已經成為一個讓人憂慮的問題。有調查顯示:曾有自殺意念的學生占調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殺準備的學生占4%。更為可怕的是,中小學生自殺率也在不斷上升。自殺,如惡魔的陰影籠罩著人們的心靈,威脅著中小學生年輕的生命。

中小學生的自殺傾向從哪裏來?

首先是主觀內在的原因。

無論外部的條件有多麼惡劣,也無論中小學生自殺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凡是采取自殺行為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絕大多數是不健康的。歸納起來,引起學生自殺傾向的內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第一,軀體殘疾。具有自殺傾向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身體有殘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第二,性格弱點。有的學生從小非常任性,想用自殺來發泄不滿,補償自尊或嚇唬別人,威脅家長滿足其要求,從而得到別人的重視和注意;有的學生容易走極端,看問題絕對化,一旦遇到點兒挫折打擊,便覺得承受不了;有的學生過分內向,容易憂鬱,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心灰意冷,意誌消沉。第三,心理疾病。比如,現在已經確認,抑鬱症患者往往有自殺傾向。第四,不良行為。吸煙、酗酒、賭博、吸毒等不良行為都有可能使少年心理發生畸變,最終引發自殺。

再就是客觀外在的原因。

導致學生自殺傾向的外部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第一,人際關係障礙。可以說,人際關係矛盾是引起少年輕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學生的人際關係比較和諧,與周圍的人能融洽相處,就比較容易找到傾訴的對象,內心的種種壓抑都會得到緩解。相反,壓力難以緩解,就容易走向極端。第二,家庭關係衝突。父母經常吵架鬧離婚,或是偏愛某一個學生,都易使學生產生自卑、怨恨心理。如果這時候再遇到挫折打擊,就容易產生厭世心理。第三,生活壓力過大。前麵的女孩的案例就是因為感到壓力太大了,想要解脫壓力。就是這樣,考試失敗、受人恫嚇、丟失重要財物、親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擊,以及生活環境的突然變動,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少年難以適應,壓力過大,悲觀絕望。第四,來自媒體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受暗示,他們的自殺傾向具有模仿性。有的學生就是看了諸如電視裏的“小燕子”等情節拿自殺開玩笑的,在上麵的案例中女孩也受到了小說的影響。我們不能簡單地歸罪於這些媒體,但是我們卻是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告辭的時候,年輕母親臉上有了笑容:“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後來的反饋信息,讓我知道了女孩一切平安。

與教師探討

這個故事已經過去,可我還是一直心存憂慮。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傾向的問題確實已經成為一個讓人憂慮的問題。有調查顯示:曾有自殺意念的學生占調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殺準備的學生占4%。更為可怕的是,中小學生自殺率也在不斷上升。自殺,如惡魔的陰影籠罩著人們的心靈,威脅著中小學生年輕的生命。

中小學生的自殺傾向從哪裏來?

首先是主觀內在的原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