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不願兒女們走自己的老路(2 / 3)

抗戰時期華格臬路杜公館的主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後方,華格臬路老宅一度形成真空狀態,杜月笙曾經把他高橋鄉下的那位老娘舅朱揚聲請了出來幫他看守老宅。朱揚聲在樓下挑了一個房間,就此在華格臬路長住,他那個房間裏有一隻很大的保險箱,老娘舅忠心耿耿的守牢在保險箱旁邊,誰也不知道杜公館那隻大保險箱裏,裝了多少金銀財寶?

杜月笙點點頭,又吩咐他一句:

“你叫全家的人都到我這裏來一趟,我有極重要的事情關照他們。”

兒子答應了,杜維藩在病榻之旁坐了一會兒,然後辭出。他回到華格臬路,說要打開大保險箱,把裏麵存放的東西拿到銀行去換金元券。轉瞬之間,這個消息驚動了全家。大家都要來看看,這隻大保險箱究竟裝得有多少金銀財寶?然而,當杜維藩在眾目暌暌之下,把大保險箱打開來一看,找了半天,大家都不禁呆了,因為大保險箱裏隻有銀元372塊。

隨後,杜公館上上下下的人,分批到18層樓去,聽杜月笙諄諄交代:

“你們有多少黃金、美鈔、銀洋鈿,我不曉得,我也不問你們,但是我要提醒你們一聲,這次中央頒布的是‘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中央一定會雷厲風行。你們所有的金銀、美鈔,務必要遵照規定,在限期以內全部兌換金圓券,否則的話,我今日有言在先,不論哪個出了事情,我絕對不管。”

話雖這麼說,家人之中,各人環境殊異,膽子大小不同,有人聽杜月笙的話,遵時照規定把金鈔都換了金元券。但是也有人秘密的藏起來。同時,形諸各人所做的生意,處理方式也是迥異不同。杜維藩在上海證券交易複業之初,便租下了戰後歇業的百樂門茶座,百東門的廳房很大,杜維藩與其妻弟合夥把百樂門茶座略加裝修,開設了一片維昌證券號,他這個號子隻做散戶生意,當場喊價,當場交割,做來做去從來不會做過一個大戶,他的營業方針是“穩紮穩打,聚砂成塔”,表麵上看起來沒啥好處,其實則是有賺無賠。

實行“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金圓券發行以後,南京政府三令五申“奉行法令,不得投機牟利”,但是為時不過半月,南京方麵便發布了轟動一時的財政部秘書陶啟明等泄露重要機密,非法投機牟利巨案,監察院公布陶啟明等在幣製改革前夕,在上海拋出永安棉紗亙千萬股,驟獲不法利得達5億元之巨。東窗事發,不但陶啟明等罪有應得,鋃鐺入獄,而且還連累了主持金圓券改革幣製的財政部長王雲五,一係列的人都受到了監察院的糾舉。

看到南京政府推行“財政經濟緊急改革令”,果然鐵麵無私,雷厲風行,再加上受到他父親的嚴厲警告,杜維藩夫婦不但遵照法令把兩夫婦所有的金銀、美鈔全部兌換了金圓券,而且,認為證券交易風浪太大,夫婦倆一商量幹脆把維昌證券號關掉,免得節外生枝,弄出事體。

證券號子關掉,夫婦倆空閑起來了,趁此機會,他們稟明杜月笙一起到北平旅遊,以了多年的宿願。臨行前夕,在一個應酬場合上,他們見到了陶一珊,陶一珊在杜維藩念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接受軍訓,曾經當過他的大隊長,一方麵有師生之誼,另一方麵,當然又是世交,所以,當陶一珊說杜維藩夫婦要到北平去,他馬上就自動建議地說:

“我寫兩張名片給你們,介紹你們去見北平的警備司令和警察局長。”

杜維藩回答說:

“用不著麻煩陶先生了,我們到北平,玩幾天就要回來的。”

但是,陶一珊還是提筆寫好了兩張名片,交給杜維藩,說:

“你帶在身上,必要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