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金永旭問道。
停頓了半晌,漆黑的屏幕上仿佛又浮現出了那行文字。沒等金永旭再次詢問,薑俊昊低聲回答道。
“中國人。”
……
三天後,北京。
麵試的現場總是充斥著壓抑的氣氛,每個人對未來的期許和迷茫在此時都被刺激到了最高點。
張曉也是麵試者中的一員,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她跟序號相近的五個人此時正麵對著麵試的主考官們。
周圍的安靜讓人緊張,張曉強忍著打鼓般的心跳,心中不停的告訴自己要保持鎮靜。
“張曉?”
“到”
本能的應答讓幾名主考官不禁莞爾,就連身邊共同參與麵試的人也將目光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因為那一聲‘到”真的是中氣十足。
首席麵試官看著張曉的簡曆,心底評價著麵前的‘求職菜鳥”即便隻是跟同一組的人對比,她也不能脫穎而出。
放下簡曆,他例行公事般地問道,“你應該知道我們這個職位需要組織大型活動的經驗,你身邊的這些競爭者或者是在大學內擔任過學生會幹部,組織過數百人的活動。或者是在相似的崗位上工作過數年。跟這些人競爭,你認為你的優勢在哪?”
麵試中這樣的問題幾乎是判了張曉死刑,她努力的咽下一口唾沫,手足無措的模樣清晰展現在每個人的麵前。
她看到,幾位主考官中,有人甚至輕輕搖了搖頭。
“我最近參與組織過一場超過三千人的大型活動,是在外地舉行,一幹人為其兩天的食宿以及活動的策劃、進程我都是主要參與者之一。”
她深吸了口氣,又道,“如果按照職業化的說法來說,我是這場活動策劃的主要發起人。”
“活動在哪裏舉行?”
“深圳。”
“什麼時間?”
“三天之前。”
“不可能,我們公司在深圳也有分部,從沒有聽說最近一周內有號召三千人的大型活動。如果是真的,你為什麼不寫在你的簡曆上?”
主考官連珠炮似地發問讓張曉應接不暇,而麵對這最後一個問題,她更是訥訥的說不出話來。
幾乎所有人都確定她是在撒謊的時候,她卻臉頰微紅的回答道。
“因為這並非公式活動,如果要說形式,更類似於娛樂圈的粉絲會……”
張曉慢慢將活動的始末微微到來,當聽說她是韓國明星的粉絲時,身旁的競爭者們都忍不住在嘴角帶起了笑意。
但張曉卻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可笑的事,她將那幾天的一切多娓娓道來,從手足無措到招手準備,活動順利舉行,送走每一個人,作為最後一波離開深圳的東方神起粉絲之一,張曉平靜的敘述中還帶了些驕傲的味道。
她不再緊張,心跳趨於平緩。額頭上的汗水慢慢消了下去,語言的條理也越發清晰。她甚至能看出主麵試官聽的津津有味,不似身邊的競爭者們不把她當回事兒。
“……事情就是這樣,最後統計的結果是3371人,後續的剪輯工作我並沒有參加,因為……”
“因為你要找工作。”主麵試官插口道,“剛剛畢業不專心投遞簡曆,反而去追星,我真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諷刺版的問題讓現場穿揚起了一陣輕笑聲,張曉不卑不亢的反問道。
“各位對追星的人有歧視麼?”
眾人無言,但眼神中的認同卻顯而易見。
不管工作如何,在真正接觸了這些粉絲之後,張曉覺得他們不應該被繼續這樣誤解下去。
她眼神一亮,鄭重的道。
“如果各位都認為追星真的就是為了遠在異國的幾個漂亮男人,我隻想說你們比我想象的更‘腦殘’”
腦殘?
這新興的網絡用語讓全場的人都為之一愣,甚至有的還麵露怒容。張曉絲毫不以為意,她問道。
“我想請問,你們相信什麼?是相信這份工作會是你一輩子的人生事業,還是相信在這家公司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突兀的提問讓眾人愕然,張曉反倒是讓自己的競爭者們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都不相信對麼?還沒真正在這個崗位上,一切還都不熟悉,你們當然不能相信這份工作會是你們的人生事業。所以你們不知道相信的滋味,就擅自評價我們對異國男人的信任是一種花癡的舉動。”
“我不是心理學博士,我也不懂,我五年前開始追星的時候的確是因為他們長得好,但能堅持五年,也絕對不全都是靠的那張臉”
“那是什麼?”主麵試官插口問道。
“是相信他們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是憧憬我們也可以變成那個樣子。並不是說站上舞台,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張曉的回答無異於在麵試場合大談夢想、理想之類的存在,也完全跟麵試的主題無關。但經曆了那一切,她隻是覺得對一些始終瞧不起他們的人,她有些話不吐不快。
“這就是信仰,沒錯,你們誰都不用驚訝,我們信仰的代表就是異國的幾個男人。但是請你們捫心自問,你們,有信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