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趙賢才臉色緩和了一些,他剛點頭想說點什麼,可許晨光又接著說到:“我既然聽從組織和您的安排到關山來搞扶貧,那我做工作的唯一原則就是對關山人民有利,對百姓有貢獻,對扶貧有幫助,此外,我沒有任何別的目的,更不存在與哪位領導幹部起衝突,要為難之類的。”
聽到這裏,趙賢才的臉色略微暗淡下去,他手點了點桌子:“那好,你覺得什麼是對關山群眾好的事?什麼是能讓扶貧目標實現的事?”
這個問題,許晨光早有自己的答案,他仰起頭,第一次直視趙賢才眼睛:“我認為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對關山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是對扶貧有幫助的事情,我來關山後,直接引入了有民族情節、本地資源豐厚的大觀集團,直接創造就業崗位上千個,然後是電商扶貧基地,開始打造關山品牌化之路,然後再是獼猴桃汁生產線,再是區域勘定,讓關山瓷泥礦再次開采,而更別說這次的關山國際旅遊節,也是讓關山的旅遊品牌走向全省、乃至全國,這昨天旅遊局那邊還在聯係我們,要開通兩條新的旅遊線路……”
這些成績,是許晨光看得見、摸得著、做出來的現實成績,也是他這大半年辛苦的結晶,此時他對著趙賢才是脫口而出,神情十分自豪,可麵前的這位市領導,聽了一半就徑直打斷他:“這些事,你不要說了,我就問你,這半年你帶動了多少赤貧人口脫貧?”
許晨光想了一下,回答:“這一切工作,都起碼直接帶動上萬人脫貧,我們還……”
“到底多少!?我要一個準確數字。”
現在體製內什麼工作都喜歡搞量化,指標化,領導喜歡看的簡單直接的數字結果,讓所有工作都能簡單的呈現在麵前。
這樣的初衷是好的,可現實運行中,卻變成了另一種唯數據論,唯結果論,不管什麼工作,領導都是喜歡盯著表格圖紙來布置,特別一些喜歡擺架子,耍個性的年輕幹部,常常把一句“我不管過程,我隻要結果”掛在嘴邊,讓下麵人疲於奔命。
而且,這樣動不動就要數字的風氣對領導來說還有一個好處,現在領導如果對手底下哪個人有意見,都喜歡突擊詢問某項數字,某個指標,如果答不上來,就可以借機發飆、借機狠批:你看吧,問你一個簡單的材料情況都不清楚,批你也是活該!
而此刻許晨光就麵臨這個情況,這突擊詢問現在脫貧人數多少這樣一個精準數字,明顯是故意刁難,答不上來就要發飆,可沒想到許晨光隻是略微一征,就開口答道:“截止今天7月14日,我鎮國家貧困線下人口為14189人,貧困戶4524戶,比同期減少了10532人,所以說,這半年我們的工作帶動了上萬人脫貧。”
趙賢才聽到這時,整個人愣住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翻開眼前的一份之前遞上來的彙報材料,看看裏麵上報數字,別被這小子詐了,可當他核對數字無誤後,他也沒想到許晨光竟然真把全鎮的扶貧人口的資料都背在心裏,實時掌握在腦中。
被當場打臉的趙賢才有些惱怒,他把資料用力一合:“許晨光,你別以為你背的出數字就得意了,你自己既然知道具體人數,那我問你,現在雖然脫貧了上萬人,但關山可是有幾萬人口的,現在扔在貧困線下的那一萬四千多老百姓怎麼辦!?你這還有幾個月時間,你能保證完成全麵脫貧的目標麼!?”
許晨光沒想到趙賢才居然來這木生硬的批評,這自己已經將情況說的清清楚楚,他居然還不肯放過,但此時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他隻能回答:“報告書記,我們關山鎮的扶貧工作一直是擺在頭等地位的,也是班子付出了無數心血,今年的任務重,目標緊,但從目前的結果上來看,我們已經王晨了這過去幾年來都沒有完成的巨大成績,我認為,隻要我們關山鎮上上下下,齊心協力,一定能以優異的成績……”
許晨光話繞了半天,他其實也不敢在趙賢才麵前打包票能絕對完成全麵脫貧的攻堅目標,可趙賢才沒給他敷衍了事的機會,他拍了拍眼前的資料:“許晨光,你就別跟我再繞圈子了我就問你,你到底能不能在這幾個月把剩下的這一萬多貧困人口給都脫貧了!?”
這話如果換扶貧站任何一個人來聽,恐怕都當場就要發作,關山鎮去年還是全省的掛牌督辦單位,過去幾年的脫貧人口還比不上這半年的人數,說句突飛猛進,日新月異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