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覺得他變了,不僅是模樣已經從俊美少年變成了英武男子,身形上變化更多,比起兩年前高了一頭不止,孫策自己也長高了半頭,可和他相比,本來就略矮一些的孫策此刻已經矮了大半個頭。那寬肩窄腰翹臀長腿在白衣被風吹起時更是顯露無疑。兩年沒見,阿瑜竟然出落得如此出挑,集英姿勃發和飄逸俊雅於一身,讓自恃貌美的孫策頓時覺得有些相形見絀。
“阿瑜,是你。。。怎麼真的是你。。。。阿瑜。。。”孫策喃喃道。
“孫校尉,你膽大妄為,竟敢欺侮我廬江百姓。”對麵的周瑜聲音不高,卻字字句句如重錘般敲擊著孫策的耳膜。
孫策楞了半晌,甩手扔掉古澱刀,揮動雙拳張牙舞爪地撲了過來。
劈裏啪啦一頓老拳砸在身上,對麵的白衣周瑜見他扔了武器,也收劍入鞘,隻用身體坦然接著孫策的拳腳,並未還手。
一通發泄之後,孫策突然拎住周瑜的領口問:“周公瑾!你為什麼不還手?你還手啊?別這麼鄙視地看著我,還手!”
“發泄夠了麼?好,今日之後,再讓瑜見到你孫伯符欺壓百姓,肆意妄為,就不客氣了。”周瑜聲音冰冷,可音調卻有一絲顫抖。
孫策聞言,盯著周瑜的雙眸看,他覺得那冰冷犀利的目光中似乎帶著盈盈淚光。
心中泄氣,一把上前擁住周瑜的身體,抱著,撫摸著他被自己剛揍過的前胸後背:“阿瑜,打疼了?你長得這麼健壯高大,為兄都幾乎認不出了,隻是這如畫眉眼,還是當年的阿瑜。嗯,我知道,我從答應袁術那天起,就知道一定會得罪我的阿瑜。。。不過我以為阿瑜早就對漢室帝祚厭倦,願意和策一起共創清明盛世。。。還幻想著就算公瑾不攜劍相助,也會袖手旁觀,隻是想不到你竟然還會幫著老朽陸康。”說著孫策聲音竟然哽咽起來,揮拳又砸在周瑜的身上。
周瑜依舊一動不動,冷冷道:“孫校尉,兩年不見,你倒是變得讓瑜不認識了,變得如今隻為自己的雄心壯誌,不顧百姓死活,這樣的霸業隻是你孫伯符自己的霸業,不是天下百姓的盛世,如果為了攻打陸康,讓萬千廬江百姓食不果腹,我還會讓你人仰馬翻。”
“胡說八道,我幾時不顧百姓福祉,隻為自己建功立業了?那是各路諸侯趁機圈城掠地所為。你我總角之年就最不齒的行徑!”孫策一把揪住周瑜惡狠狠地問:“周公瑾,你今天不把話說清楚,就別想離開。”
孫策揮動右手,一掌狠狠地打在周瑜的屁股上,左手仍然緊緊揪住他的衣領不放。
“你別陰陽怪氣的。哪個隻顧自己的霸業?當初你我在清丘下盟誓,定要換天下太平,萬民安樂,你都忘了?現在轉頭卻去幫那死保昏君的腐朽老黿?“
看孫策氣得扭曲的俊俏麵龐,周瑜心裏倒是安慰了許多,他那在心底浮動的幻想漸漸茂盛起來,可能真的阿策並不知情,真的並非他指使軍兵搶劫糧食。冷不丁屁股上又連續挨孫策數拳。他並未躲閃,冷冷盯著孫策道:”伯符既然還記得少年時的誓言,當知搶劫肥西,成德等地的米肆糧倉充作軍糧對百姓是何後果?“
”搶糧?我們什麼時候搶過糧?我的糧秣都是袁公撥掉的。“話剛出口,孫策突然停住,想起了袁憲說過糧秣不但夠用還多出了不少,可以送回壽春。難道是他們強搶了民糧?想到這一層,一張俏臉頓時漲得通紅。
見孫策窘迫的樣子,周瑜暗想,這說明阿策真不知情,若是那樣,他至少不是那些冷血諸侯,以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作墊腳石,爭取自己的一方霸業。他心裏雖這麼想,嘴上仍然冷冷道:”不管是不是你的命令,抑或是你的部下擅自妄為,你這個做主帥的都要承擔責任。欲執帥印,必承其重。“
“這個。。。那個。。。”孫策語塞,他本來好笑語,擅言談,常常講起話來停不住。而且是不分對象,上到諸侯王公高級將領,下到販夫走卒士兵馬弁,故而軍中各色人等都喜歡他。誰不願意和一個長得好看而且好接近又風趣的青年統帥聊天呢?
可就是在周瑜麵前,孫策常常感到拘謹,尤其是自己做錯了事或者考慮不周的時候,更是覺得對方有排山倒海般的壓迫感,讓他的詼諧幽默完全使不出來。
“阿瑜,我發誓,我真的不知道有這等事。我回去就去查查清楚,若果真如你所說,嚴懲不貸!”孫策停了停,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瑜的神色,見他臉色有所緩和,立刻跟進一步:“阿瑜,如果我把兵士們約束好,對百姓秋毫無犯,你是否與原意幫我?還是要繼續幫助那陸康老朽力保劉氏江山?”
周瑜冷冷盯著他,“你說呢?”
孫策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對於周瑜十分了解的他當然知道這口氣幾乎就是允諾了站在自己這邊。
”阿瑜。。。那個。。。南溪水突然漲水。。。是怎麼回事?“孫策小心翼翼地問。
”孫伯符,如果我是你,就馬上回去整頓軍紀,嚴懲欺壓百姓之徒。然後再來這裏問此事。“
”好!一言為定。“話說完了,孫策轉身想走,突然一拍腦袋,大叫:”一定是你,除了你周公瑾,還有誰會有這麼多損招?我明白了,這南溪汐水一定是被你人工刻意截留,然後專門等著我們渡河,一大半兵士都在河中才突然開閘放水,企圖淹死我們不大會水的北地兵士!對不對?“
”半渡而擊,這本就是兵法上最常用的,伯符不是讀過【孫子·行軍篇】麼?“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唉,阿瑜,你讀的兵書和我讀的不是一碼事。我也讀過這篇半渡而擊啊。。。我怎麼就會敗給你呢?”孫策摸著腦袋歎氣。
“你攻城心切,把所有騎兵一起趕進河裏,難免會損失慘重。如果城門下有伏兵,你的騎兵將全軍覆沒。”周瑜看孫策那樣子,心裏有點想笑。阿策本來就很有軍事天賦,也從不服人,他隻有在自己麵前才顯得如此不恥下問。
“幸虧陸康沒有防備我們從東南門偷襲,也沒有分兵過來。”孫策有些後怕,忽然又問:“那阿瑜,如果是你,你如何渡水呢?”
“所謂半渡而擊,一定是你渡水的士兵過於集中,防守方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正在泅渡的兵士。你需要分兵多路渡水,比如這條南溪水,分成五個地方渡水,敵兵不敢隻在一處集中,因為會有被包圍的危險。這樣你才有勝算。”周瑜用寶劍在地上畫了個簡圖,不厭其煩地解釋給孫策聽。
看孫策沮喪的樣子,周瑜放緩了口氣“伯符兩年不見,排兵布陣很見功力,如果不是對你十分熟悉,今夜你就攻入舒城了。陸太守把重兵放在北麵,雖然合兵法,卻缺少臨陣機變。畢竟他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這舒城彈丸小地,他守不住的。”
“他當然守不住,可是你行啊。你若是幫他撐到北麵的曹操南下襲擊壽春,他不就脫困了麼?他和你都可以成為扶保大漢江山的國之柱石。”孫策盯著周瑜,大眼睛一眨不眨。
“漢室衰微,國祚頹廢,百姓的日子越來越苦,這樣的大漢為何要保?”周瑜冷冷道。
“嗯?想不到兩世三公之家的廬江周氏也有反賊言語?”孫策的嘴角上翹,帶出一條漂亮的弧線,他的俊臉更加魅惑。“你們這些士族大家讀書人不該是永遠忠於天子,為大漢江山社稷鞠躬盡瘁的麼?”
“從上古堯舜時期始,天子之所以被萬民推為天子,是因為他有智慧,有能力,有心胸為子民謀取安寧和富足的生活。作為回報,子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尊,讓他獨享萬民之膜拜敬仰和華貴供養。若一國之君不能讓百姓幸福,百姓又有何必要以其為尊?故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惜,數十年來,大漢天子早就偷換了社稷江山之本意,他們以自己為社稷,忘卻了百姓才是江山。這樣的大漢王祚,保它或為沆瀣一氣,助紂為虐;反他或為滄海橫流,英雄本色。就如伯符你。。。"周瑜一口氣說了這些話,明亮的雙眸看了孫策一眼,扭過頭去,注視著漸漸東升的明月,若有所思。
孫策聽完,心頭如燃起一團熊熊烈火,周身燥熱,恨不得立刻變成翱翔的雄鷹,振翅高飛,俯瞰大地。他心情激蕩,隻有少年好友周瑜,才能如此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也看向比自己高出大半個頭的周瑜,忽然覺得公瑾長得如此高大。已經不再是那個儒雅溫潤的少年,他此刻更像一隻雄鷹一隻猛虎。讓自己覺得分外可以依靠。
月光下,周瑜的側影像一座漢白玉的雕像,線條硬朗立體,相當英武。孫策看得出神,忍不住讚道:“公瑾,你現在真。。。“一時間,孫策竟然找不出很好的形容詞。於是他轉了話鋒:”幾時你的武功也變得如此好,能和我近身肉搏如此長的時間不落敗?”說著上前摟住他寬闊的雙肩
不知不覺間,月上中天。
遠處傳來漸漸靠近的聲音,“大公子!孫校尉!”是程普等人帶兵來尋找孫策。
“伯符,你失蹤太久了。作為主帥,下次出行記住帶上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