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屍變的小知識(1 / 3)

正文 關於屍變的小知識

屍變通常發生在雷電交加的時候,這可能因雷電刺激起死屍體內,還未完全散去的靜電所致,於是那死屍便像通了電一樣,在毫無意識下活動起來。

還有一種原因是貓或狗從屍體旁經過,也會導致屍變的發生.貓狗身上的靜電刺激了屍體的陰極。

據說屍變有十八種:僵屍,血屍,蔭屍,肉屍,皮屍,玉屍,行屍,炸屍,汗屍,毛屍,走屍,醒屍,甲屍,石屍,鬥屍,菜屍,綿屍和木屍.最凶狠:僵屍和血屍;怨氣最大:蔭屍和鬥屍;最善良:肉屍和醒屍。

肉屍是諸多屍變中比較善良的一種,一般不會像蔭屍那樣去主動危害人。所謂屍變,乃是人處於生死之間的過渡期時,也就是佛教中所稱作的‘中陰身’的階段,受到了某種外力的作用,共有十八種外力,導致十八種屍變。例如無月的夜裏,陰性的貓恰巧在這一時間跳躍過屍體的心髒部位,就會導致詐屍,民間有許多這方麵的實例。還有一些隻是在特定的區域內出現,比如說走屍,就隻在湘西一帶出現,那是用源於苗家的一種草藥,塗於中陰身的屍體口鼻處,便可在夜間繼續如常人般的行走,但不能夠說話和思維,而且能乖乖的聽從趕屍人的指揮.

血屍

血屍是一種很厲害的“粽子”(即詐屍的屍體),也就是在所謂風水寶地上的屍體,危害極大,相當於《生化》裏的喪屍王。據說此墓地風水對後世很有幫助,但同時十分凶險,一鏟子下去,土中帶血,因此極為罕見。通常陪葬都十分豐厚,有“血屍護寶”的說法。

血屍墓,其實指代的是地層下有保護層的墓穴。一般比如說設置了火頂、酸頂,或者朱砂頂的古墓,用洛陽鏟探出來是紅色的。特別是酸頂,那土色若如鮮血,裏麵必定含有大裏的朱砂。古墓有這等構造,就表示規格很高,所以才會形成血屍墓下麵都是寶貝的說法。

為何會認為血屍墓下麵有血屍?

一方麵可能是以訛傳訛,另一方麵,朱砂為驅邪之物,在古墓的土層裏使用朱砂,肯定是希望對墓中某些東西進行阻隔。以此封頂的古墓,屍體必然有些異變。

事實上,血屍並不如它的名字般呈血紅色,而是絳紫色。

僵屍

《僵屍》一詞出於《大千錄》,是道家的一本著作,僵屍的意思是:四肢僵硬,頭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屍體不腐爛。

僵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代筆記載僵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僵屍大全。

湘西趕屍之說,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係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劃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

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說法3

據湖南民間傳說,僵屍最早是用來販毒的。打扮成道士模樣的人就是毒販子。晝伏夜出,如上文所述,三五同行,卻不是用繩子係著屍體,而是用木棍架起來搭在前後兩人的肩上,看起來屍體也會走路。搖鈴、黃紙符都是為了掩人耳目。這種方法普通人不敢接近,官兵也晦氣,所以是販毒的好方法。夜裏走路有利於屍體的保存,當然,鴉片之類的毒品可以存放在屍體上,更安全。

說法4

《閱微草堂筆記》把屍體成為僵屍的原因分成兩項:新屍突變及葬久不腐。

養屍地,這較為科學。土壤土質酸堿度極不平衡,不適合有機物生長,因此不會滋生蟻蟲細菌,屍體埋入即使過百年,肌肉毛發也不會腐壞,有些資料顯示屍體的毛發,指甲會繼續生長。風水學中亦有此一說。

(小時候聽老人講過:生於紅沙日,死於黑沙日葬於飛沙地者就會成僵屍,“飛沙地”即“土壤土質酸堿度極不平衡,不適合有機物生長之地”)

坊間流傳道家有太陰煉形之法,屍體葬數百年,期滿便會複生,新死的屍體被邪物/邪氣附身,屍體吸收了陽氣,借人生氣而屍變,人死之際,魂一散而魄滯。

袁枚《子不語》:人之魂善而魄惡,人之魂靈而魄愚,魄主宰人身,當魂離開人體,便會淪為惡鬼僵屍。

品種

《子不語》把僵屍分成八個品種:

紫僵

白僵

綠僵

毛僵

飛僵

遊屍

伏屍

不化骨

僵屍能成妖,變魃(或稱旱魃)。傳說僵屍修成妖之後,變為魃,變魃之後的僵屍能飛,也稱飛僵,據說可以殺龍吞雲、行走如風。所到之處赤地千裏,算是僵屍之王了。《神異經》載:「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兩目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裏。」變魃僵屍能飛,殺龍吞雲,做成旱災。所以人們每逢旱災出現,便會四出搜索僵屍,把它們燒成灰燼。

蔭屍

風水地理中,最膾炙人口的要算「蔭屍」,它經過地理師繪聲繪影,還有民智未開民眾盲從的渲染,在人們心中由生神秘恐懼。大部份的人,都曾聽過經加油添醋的「蔭屍」怪事,乃至還有屍體會坐起來或跑出棺外抓人,即所謂的僵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