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智力發育障礙兒童的出生有其他的原因,但也與妊娠時媽媽的體內重金屬的蓄積、精神狀態與飲食、睡眠狀況、生活環境等有關。然而,在當今的所謂現代社會中沒有人能夠給予孩子100%的安全,而且,即便是同等條件下出生的孩子也會有個體上的差異。

我想問一下,大家認為“智力發育障礙兒童=比普通孩子智力差”嗎?

其實,這是極大的錯誤,是一種誤解,我可以非常自信地斷言:那是壓根兒沒有的事!

所有的智障兒童不僅和普通孩子一樣,甚至可能有成為天才的潛力———這是根據我20多年從事智障兒童教育指導的經驗以及所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績”所得的結論。

要知道,即使是愛迪生、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在他們的兒童時代也曾被認為是有學習障礙的。

智力障礙、發育遲緩的孩子的父母常常會說類似“隻要這孩子能夠和普通人一樣……”這樣的話,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成為普通人”的問題,事實上,你的孩子有可能是“天才兒童”,能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得到的一種恩惠。(日本) 醫生和專業機構總有講消極話的傾向:“想要和普通孩子一樣是不可能的”“一生都不能夠說話”“送到專門機構去可能會更好”等,這是所有問題的元凶。然而,醫院對挖掘智障兒童潛在能力並不抱過多期望,其他的設施機構也是大同小異。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目前為止,在這方麵並沒有出色的成績。

同時,在小學中的“特殊班級”也是如此,他們並沒有可以發揮智障兒童特性的竅門兒,用有些失禮的、極端的話講,這些老師隻是在從事著低效率的“近於照顧孩子式的指導”,最多隻能維持現狀。隨著智力發育障礙兒童的增多,在這個領域中所需要的稅金會隨著教師工資的增加而不斷地增加。

我的方法和以往的方法完全不同。我的方法是關注智障兒童所具有的“特性”,通過積極提高其潛在能力而提高孩子整體智能的方法。

智力發育障礙兒童最常見的是“多動”,此外還有自閉症、學習遲滯、腦性麻痹、唐氏綜合征等不同類型,還有很多沒有命名的類型。即便如此,我相信智力發育障礙是可以改善的(事實上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家總說“希望我們的孩子(至少)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如果采用我所介紹的方法,“不給別人添麻煩(不影響別人)”這樣的“標準”就能輕易超越。我所說的改善,並不止於這種程度,而是發掘出這些孩子們自身的才能與特性,不僅僅是適應社會,而且可以培育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

大家請相信我,請嚐試我的方法。我認為智力發育障礙兒童是“社會的財產”,是解決地球現有問題、為人類未來做出積極貢獻的卓越的孩子們,他們才是未來值得日本驕傲的最好的人力資源、知識性資源。

當然,智力發育障礙兒童的出生有其他的原因,但也與妊娠時媽媽的體內重金屬的蓄積、精神狀態與飲食、睡眠狀況、生活環境等有關。然而,在當今的所謂現代社會中沒有人能夠給予孩子100%的安全,而且,即便是同等條件下出生的孩子也會有個體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