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迅猛發展
意大利在地中海中部,是東西方交流的中轉站。當時,新航路還沒有開辟,東方的商人將貨物運到中東,再由東地中海商人將貨物販賣到意大利,意大利人又把這些商品轉賣到全歐洲,所以地理位置異常優越的意大利便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例如,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貨幣兌換在商業上的作用越來越大。當時的歐洲由於諸侯割據導致貨幣體係非常混亂,幣質也極其低劣。為了識別、兌換和保管方便,就有了貨幣兌換商。而意大利人憑借其充足的財富,充當起了這個角色。隨後,這些貨幣兌換商擴大了經營範圍,向歐洲各國派駐代理人。於是,歐洲第一家銀行於1346年在熱那亞成立。
由此可見,當時的意大利雖然國家分裂,戰爭頻繁,但經濟上呈現出一種特有的繁榮。城市中,由於商品生產的競爭而分化出了富裕的手工作坊主。他們雇用學徒和幫工,使自己成了最早的資本家。另外,一些商人則演變為包買商,通過手工工場把分散的小生產者組織在一起,使他們喪失了獨立的地位而成為雇傭工人。農村中,農民也開始了兩極分化,大批破產農民淪為雇農,而其中的一些富裕農民則開始經營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成為農村中的資產階級。另一些封建領主則在自己的領地上經營資本主義式農牧業,這些封建領主就是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
於是,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共和國財力越來越雄厚,手工業越來越發達。隨著小生產者的分化和貨幣資本的原始積累,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市場開始擴大,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在意大利各個主要城市出現。資產階級作為一個新興的階級開始出現,他們以宗教為外衣,在科學、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和生活方式等方麵反對封建主義。
♦《西斯廷聖母》是畫家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也被稱為聖母畫中的極品,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典型作品。
大師的搖籃
意大利是教皇所在地,因此宗教氛圍一直就比較濃厚,也因此宗教題材的藝術品需求,對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而且,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學者們,大多在教會所建立的大學中從事研究。這些中世紀的藝術品和知識為意大利的文藝複興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另一方麵,繼承了許多古希臘、古羅馬遺產的拜占庭帝國與意大利各地有著廣泛的聯係,兩地的學者有著頻繁的交流。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大批熟悉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學者逃到意大利,帶去了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古籍,為意大利的文藝複興運動添磚加瓦。
此外,意大利的四分五裂導致各城市、國家之間的激烈競爭,同時也使他們大量吸引了人才以增強自身的實力。由於意大利沒有一個統一的王權製約和管製自由的學術氛圍,“異端分子”的活動相對自由,因此大批先進知識分子來到意大利,文化和科學巨匠們在意大利紛紛湧現。例如,“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名震古今的“美術三傑”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還有大科學家伽利略和布魯諾,等等。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是“黑暗時代”,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整體倒退時期,所以努力複興古典文化。但“複興”其實是對現實人類知識和思想的空前解放與再創造,有著積極的作用。
文藝複興運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發展了科學技術,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預示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商業的迅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