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大雪紛飛,片片雪花毫無章法的飄起,又簌簌紛落,頗有東晉才女謝靈運所描述的『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境,古老、繁華、雄偉的京城被覆上厚厚一層白雪,筆直寬大的街道已是渺無人煙,兩旁樓房卻是燈火通明,喧囂聲從燭窗的細縫裏絲絲流出,在近乎無情的雪夜透著京城獨有的熱鬧。
即便雪夜冰冷,皇宮依舊紅燈高掛,高聳的城牆和連綿的樓宇讓皇宮看起來像是一座傲立於天地的大山矗立在京城北方,宮牆上的士兵依舊戒備著,他們穿著厚重的盔甲,持著長槍,迎風而立,任由雪花撲麵,也不敢有任何一絲疏忽,因為他們所守護的不僅僅帝國的皇帝,更是整個天下人的性命,一旦有任何閃失都有可能使天下戰火再起。
已至午夜,皇宮一片靜謐,偶爾傳來巡防各處的禁軍的沉重腳步聲,東西各宮,南北殿院皆熄燈休息,卻有一座殿院的一處房間窗戶微微閃動著燭光,窗裏不時傳陣陣歎息聲和搬運的聲音。按規矩,子時一到,三更聲後,皇城全麵宵禁,不得有任何喧嘩,輕者刑罰,重則可斬殺當下,然而奇怪的是沒有一名巡防的禁軍侍衛前去盤查,因為那座殿院名為太史院。
端從名字上來看就可以知道太史院是專門記錄修繕曆代曆朝的官署,前些日子,官場新秀司徒秀就任太史院太卿,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立刻向皇帝上奏修繕大文末期至三帝時代的曆史,這一舉動不禁讓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大為震驚,眾所皆知大文末期至三帝時代的曆史乃當今聖上的大忌,之前就有好幾任史官因此被俸還去職,當中包括前一任太史院太卿,司徒秀的老師梅清和。
正當文武百官為司徒秀暗暗歎息時,皇帝竟然同意了司徒秀的上奏,並下旨司徒秀可以隨意進宮,不受宵禁限製,直至修史完成,有人說是皇帝感悟自己錯誤的行為而同意了司徒秀的奏疏,又有人說是皇帝現在沒這麼在意前朝的曆史了。
雖說聖命難違,但皇宮也好一陣子沒這種現象發生,且能隨意進宮不受宵禁的官員能有多少人?大多都是位高權重,在官場打滾數十年的中老人,突然間一個生麵孔的年輕小夥子加入這行列,自然引起不少騷動。沒幾天,司徒秀多次以『夜闖皇宮』、『違反宵禁』等罪名而被禁軍逮捕,甚至還被當作刺客,鬧得皇宮一夜不寧,差點被斬殺當下,因此私底下不少官員戲稱為『司徒秀修史之亂(簡稱為秀修之亂)』。最後多夜未眠的皇帝不堪其擾,於是大筆一揮,下旨派出一小隊的禁軍負責接送司徒秀出入宮,同時守衛太史院大門,才平息這場『秀修之亂』。
房間內數十座書櫃以八卦『坤』字的圖案整齊的排列,架上書冊井然有序的擺放,房間盡頭有塊寬敞的區域,放著十來具的桌椅,是太史院辦公的地方,一名男子獨坐其中最為精美、寬大的桌椅,一身鮮紅色官衣,裹著毛茸茸的大衣,伏案書寫,頗為風雅,那男子便是新任的太史院太卿司徒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