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卻沒能換來吳藻的真心以待,反而助長了吳藻的閑愁瑣緒。深愛著吳藻的丈夫,看她如此憔悴,心裏也是一片黯然,於是他便勸說吳藻多交些朋友,多出去走走。
吳藻接受了丈夫的建議,慢慢地認識很多文人雅士,她開始在外麵尋找那些懂得欣賞自己的人,與他們談詩論詞,共遊小城。吳藻不愧為才情卓絕的一代才女,不久她就在外麵贏得了一個“當朝柳永”的美名。
對此,小城裏謠言四起,說吳藻行為不端,不尊女訓。可是她的丈夫卻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因為他知道吳藻渴望著什麼,隻要妻子喜歡他概不幹涉。
丈夫的憐愛與縱容,又一次助長了吳藻驕縱乖張的行為,她甚至開始穿男裝逛妓院,夜不歸宿。最荒唐的是,肆無忌憚的吳藻竟然還與妓院中一名林姓歌姬眉目傳情,不識吳藻真麵目的歌姬甚至還要對吳藻以身相許……
如此放浪形骸了十餘年,吳藻卻沒有為夫家生下一兒半女,她還在丈夫錦衣玉食的供奉下,編織著她那才子佳人的美夢。然而在她縱情聲色,傾訴閑愁時,從沒有在心裏出現的丈夫此時卻突然襲上心頭,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了她……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一直癡愛著她的丈夫,一時間吳藻竟然無法自持地悲從中來。
漫漫長夜如斯,但這時的吳藻已經不再幻想什麼吟詩作對、琴瑟和鳴的愛情傳說,而是想起了那個始終沒有被她放在心上一天的亡夫。真正的孤單正排山倒海般地壓向她,從未有過的孤獨正侵蝕著她。當那些常年流淌在她的詩文中的情緒真實地出現時,她竟然無法抵擋。她開始想念丈夫以前那些被她視為囉唆、粗俗的舉動,這一刻全成了刻骨銘心,丈夫的形象終於出現在了她的詩詞中:
“門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舊雨不來同聽雨,黃昏,剪燭西窗少個人。小病自溫存,薄暮飛來一朵雲;若問湖山消領未,琴樣樽,不上蘭舟隻待君。”
如果說丈夫的死讓她成熟,而此刻才被發現的愛則教會了她生活的真諦:原來一切的擁有都是有時限的,身邊的人和愛才最值得珍惜。
可惜這一切都已被她輕易地錯過,她的領悟來的有些晚了,雖然年僅32歲,但她感到生命的春天已經悄然離去。
從此她告別了喧囂與繁華,選擇獨居在人跡罕至的南湖岸邊。吳藻在此又寫下了一首詞,這首訴說心事的詞穿越時空輾轉來到了世人手中:
“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芭蕉葉上幾秋聲。欲哭不成還強笑,諱愁無奈學忘情。誤人猶是說聰明。”
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待到失去的時候才明白,原來這些才是最珍貴的。人生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珍惜現在擁有的最重要。
打斷妄念,順其自然
百鳥鳴叫的清晨,佛陀帶領五百弟子,由舍衛城緩緩地往摩羯國行進,一路上肅穆莊嚴的隊伍,吸引了大批百姓前來頂禮膜拜。
但這卻沒能換來吳藻的真心以待,反而助長了吳藻的閑愁瑣緒。深愛著吳藻的丈夫,看她如此憔悴,心裏也是一片黯然,於是他便勸說吳藻多交些朋友,多出去走走。
吳藻接受了丈夫的建議,慢慢地認識很多文人雅士,她開始在外麵尋找那些懂得欣賞自己的人,與他們談詩論詞,共遊小城。吳藻不愧為才情卓絕的一代才女,不久她就在外麵贏得了一個“當朝柳永”的美名。
對此,小城裏謠言四起,說吳藻行為不端,不尊女訓。可是她的丈夫卻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因為他知道吳藻渴望著什麼,隻要妻子喜歡他概不幹涉。
丈夫的憐愛與縱容,又一次助長了吳藻驕縱乖張的行為,她甚至開始穿男裝逛妓院,夜不歸宿。最荒唐的是,肆無忌憚的吳藻竟然還與妓院中一名林姓歌姬眉目傳情,不識吳藻真麵目的歌姬甚至還要對吳藻以身相許……
如此放浪形骸了十餘年,吳藻卻沒有為夫家生下一兒半女,她還在丈夫錦衣玉食的供奉下,編織著她那才子佳人的美夢。然而在她縱情聲色,傾訴閑愁時,從沒有在心裏出現的丈夫此時卻突然襲上心頭,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了她……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一直癡愛著她的丈夫,一時間吳藻竟然無法自持地悲從中來。
漫漫長夜如斯,但這時的吳藻已經不再幻想什麼吟詩作對、琴瑟和鳴的愛情傳說,而是想起了那個始終沒有被她放在心上一天的亡夫。真正的孤單正排山倒海般地壓向她,從未有過的孤獨正侵蝕著她。當那些常年流淌在她的詩文中的情緒真實地出現時,她竟然無法抵擋。她開始想念丈夫以前那些被她視為囉唆、粗俗的舉動,這一刻全成了刻骨銘心,丈夫的形象終於出現在了她的詩詞中:
“門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舊雨不來同聽雨,黃昏,剪燭西窗少個人。小病自溫存,薄暮飛來一朵雲;若問湖山消領未,琴樣樽,不上蘭舟隻待君。”
如果說丈夫的死讓她成熟,而此刻才被發現的愛則教會了她生活的真諦:原來一切的擁有都是有時限的,身邊的人和愛才最值得珍惜。
可惜這一切都已被她輕易地錯過,她的領悟來的有些晚了,雖然年僅32歲,但她感到生命的春天已經悄然離去。
從此她告別了喧囂與繁華,選擇獨居在人跡罕至的南湖岸邊。吳藻在此又寫下了一首詞,這首訴說心事的詞穿越時空輾轉來到了世人手中:
“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芭蕉葉上幾秋聲。欲哭不成還強笑,諱愁無奈學忘情。誤人猶是說聰明。”
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待到失去的時候才明白,原來這些才是最珍貴的。人生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珍惜現在擁有的最重要。
打斷妄念,順其自然
百鳥鳴叫的清晨,佛陀帶領五百弟子,由舍衛城緩緩地往摩羯國行進,一路上肅穆莊嚴的隊伍,吸引了大批百姓前來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