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過年了,這一年過的跟以往也沒有什麼區別,並沒有想象中的大魚大肉,生活也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一切跟以前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同。
臘月二十九,我們這鄰村就是大集,我們這邊叫做“花花集”,是一年裏最熱鬧的一次,也是東西最全的一個集市。從上午趕到下午,家家戶戶也都在準備著年貨,有的一天要趕個十次八次呢。
早上帶著兩個孩子也去集市上轉悠,好吃的好玩的,看的人眼花繚亂,因為外出務工的人也都回來了,所以集市上摩肩接踵的,人擠人,跟趕會似的。鄉下最熱鬧的也就是這幾天了,等年後過不了幾天,又會變得冷清起來。
帶著孩子出來,畢竟也得買點瓜子糖果什麼的,畢竟是過年,雖然孩子懂事,從來不伸手要東西,但是通過他們的眼神,也能看出來他們對那些稀罕玩意的一種向往。當時也是一直想著等以後條件好點了,一定給他們買,卻不知這一晃,已經到了他們不需要我買的年齡了,再也不是跟到我屁股後麵轉悠的孩子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等到轉了一圈回來,拎著東西往回走,還沒到家,就看到孩子大伯拎著提籃子也去趕集,他招呼著孩子跟他再去一趟。我也就接過了他們手裏的東西,看著他們兩個屁顛屁顛的跟著我哥又回去了,中午肯定又在他大伯家吃了,必然也會少不了他們愛吃的。。。
到了三十這天上午,讓孩子們去叫大伯跟奶奶過來吃年夜飯。沒一會兒,就見老二用小推車推著奶奶來了,老大跟我哥在旁邊招呼著,個個臉上都喜氣洋洋的。
上午就開始包餃子,孩子他媽帶著倆孩子,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我也過去包了兩個,卻嫌我包的難看,我也就不插手了。我哥在院子裏燒水,農村的柴火爐子,燒的旺旺的,搭了半截小煙囪,陣陣的青煙隨著熱鬧的氣氛飄散著。我在院子裏找了砌牆的錘頭,鐵釺子劈起了木頭,把一根根的木樁,劈成一條一條的,能放進爐子才行。母親在屋裏八仙桌子旁邊坐著,靜靜地看著這祥和的景象。
等到了傍晚,那才算是真正的忙活起來。有些沉不住氣已經在放煙花了,天空中一會一響,一會一亮的,五顏六色的,各種形狀,到處都像是在跟人們說著“過年了。”
我哥負責殺雞,雞是他養的,捉了一隻大紅公雞就給拎過來了。準備殺雞,孩子們都跟在旁邊興奮地歡鬧著,應該是為了雞肉吧。隻見他熟練的把雞提起來,然後左手捏住翅膀跟雞冠,右手拿了菜刀,往雞脖子上一劃拉,就看汩汩的雞血流了出來,然後放下菜刀,老大在旁邊遞上了碗,他大伯右手接過碗,把雞脖子對著碗口,接了半碗雞血,等到血流的斷斷續續的時候,這才揮手把半死的雞甩到院子裏。兩個孩子這個時候都興衝衝蹲著看,歡呼著,看著它到最後一動不動。再把雞拎回來,懟到事先準備好的水桶裏。這個時候爐子上的水壺也適時的響了起來,孩子他媽早就燒著水呢,喊老二過去提著水壺開始往死雞身上淋,我哥在旁邊不時的給雞翻著身,又安排老大去牆角端過大鐵鍁,放在近前待會放雞毛。等到燙的差不多了,我哥開始給雞煺毛,哧哧哈哈的,把雞毛都薅下來甩到鐵鍁上。
沒一會功夫,一隻大紅公雞就光溜溜的了,又細心的摘掉頭上的絨毛,再搓掉冠子上麵的一層薄膜。讓老大提著水桶去把髒水倒掉,回來又安排老二去舀上幹淨的涼水,這隻雞這輩子也就這一次正兒八經的洗個澡吧。接著是開膛,把內髒全都掏了出來,留下了雞胗跟心肝腎,又讓老二舀著水挨個衝洗幹淨,割下雞尖賞給了早在旁邊躍躍欲試的小黃狗。它兩口吞下去,又見它老是往雞腸子跟前湊,趕緊讓老大老二端著這滿滿的一鍁垃圾,倒在村子西邊的垃圾坑去了。
我也披掛上陣,穿好圍裙,舉著磨好了的剁骨刀,在院子的石台上放上案板,把雞在上麵擺好,把它剁成一塊塊的,骨頭渣子混著細碎的血肉,濺的牆上一片狼藉。孩子們哈哈的笑著,圍著西邊棚子裏的火爐,不停地往裏麵添著柴火,孩子媽在灶上炸著東西,水蘿卜餡的丸子,還有一些帶魚,青魚之類的,不時的喊著孩子“火太大了,少放點柴”。我哥也笑嗬嗬的拎著水壺去水缸裏舀水,母親依然坐在屋裏,樂嗬嗬的看著。狗子卻不知什麼時候又在哪裏撿了一塊魚肉,趴在一邊專心致誌的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