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有這樣一句話: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今天,當五年的雙名學習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我不能不對這句話有了深切的體會。
2002年春,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署之邀,我赴港進行了為期半年的中文教學交流和協作。彼時,香港回歸才五年,坊間民眾普通話的聽說讀寫能力普遍不高。我合作交流的學校名曰孫方中小學上午校,倒是為數不多的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的公立學校。記得我與孫方中小學上午校的中文老師商議後,就交流協作項目選定了一個主題——兒童寫作。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就像春天過了有夏天,夏天過了有秋天。赴港交流的那段日子漸漸淡忘,曾經說好要常來常往的朋友也慢慢疏於聯係。唯有當時因為合作需要而開展的對兒童起步作文的學習和研究,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很多年。
其一,對兒童起步作文教學的研究,成為我教育學碩士畢業論文的選題。
2005年至2008年,我考入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導師是語文教學專家吳忠豪教授。在畢業論文的選題上,我毫不猶豫地確立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起步作文教學研究”這一主題。吳教授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在後續的論文撰寫中,精心指導,有求必應。最終,我的碩士論文被評為當屆優秀論文。
其二,2012年,我入選上海市“雙名工程”(第三期)培養對象,成為小學語文二組的一員。基地領銜人是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周雲燕老師、張秀麗老師。兩位老師為每一位學員製定了詳細的個性化培養計劃,高要求、嚴指導,卻又柔管理。當時,我就有一個想法:利用五年雙名學習的契機,把自己近十年陸陸續續的起步作文研究,進行係統的梳理,這個想法得到了兩位老師的支持。張秀麗老師還特地介紹崇明實驗小學劉鵬、西門小學何佳,兩位優秀的青年老師一起參與課例的研究。
如今,當《起步作文——走向兒童和生活》一書即將付梓之際,內心真是感慨萬千。
感謝一路走來所有陪伴我的人。當所有的辛苦經曆如黎明前的黑夜那般在晨光中遽然消逝的時候,我願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也衷心地祝願所有的領導、老師、同事、朋友、家人、夥伴,萬事如意!
過去的時光裏,有你,有我,有起步作文。
未來的日子裏,還有你,還有我,還有起步作文!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