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工作,也要會“領賞”(1 / 1)

據調查表明,很多上司在交代重要任務時都習慣許下承諾,並將承諾作為一種激勵手段。對員工而言,這既是壓力又是動力;對老板來說,心理上也會感到踏實、穩定,因為他堅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任務完成後,就該“領賞”了。然而,無數事實告訴我們,老板會兌現承諾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最想要的已經有了,員工最想要的他覺得可以沒有。

在職場上,很多員工為了老板的一句話不眠不休地工作,以期獲得更多的報酬,誰知“領賞”時卻發現“酬勞”遠不如“付出”。結果,由於礙於顏麵和愛心理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都不敢向上司邀功請賞,甚至會擔心因此而飯碗不保。職場話語王覺得,身在職場不能隻知道埋頭苦幹,完成了工作理應去領賞,這樣領導才能看到你的成績。

對員工來說,能力僅僅是一方麵,能不能讓領導兌現承諾還要看“領賞”技巧如何。如果員工是一位話語高手,他就可以順利的向上司邀功請賞,並且還能讓上司對自己放心。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戰功卓著的大將,在他的協助下,秦始皇消滅趙王,趕走燕王,並擊破楚軍。但是,秦始皇對他仍疑心很大,唯恐他功高震主,所以,在攻打楚軍時刻意重用李信將軍。見此情形,王翦稱病告老還鄉。

後來,李信在跟楚軍交戰時受挫,秦始皇隻好主動放下架子到王翦麵前謝罪,並請他再次出山。

王翦心裏很清楚秦始皇肯定對自己放心不下,於是在出發前,向秦始皇請求大量田宅園池。秦始皇問:“將軍就要離開了,為什麼憂慮貧窮呢?”王翦說:“作為君王的將軍,就算有功也不能封侯,因此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時,我要及時請求一些好處來為子孫造福。”

聽完王翦的話後,秦始皇開懷大笑,也放下心來。此後,王翦又五次派人向秦始皇請求良田,時人都以為王翦的請求太過分了。

部下也以為如此,誰知王翦卻深謀遠慮地說:“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人,現在傾全秦國的士兵而委任於我一人,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謀基業,難道讓秦王因此而懷疑我鞏固自己嗎?”

在職場拚搏的人,也應該學會這招,在適當的時機向自己的老板“邀功請賞”。當然,絕不能因此讓老板認為你有篡位的野心,最好讓老板覺得你是很低調的。如果老板在交代任務時忘記了承諾,或不方便做出承諾,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你也應該提前申請自己應該得到的。這絕不是什麼趁火打劫,而是對個人權益的正當維護。隻要你說得合情合理,老板肯定會認真考慮的。

在“領賞”時,說話必須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讓自己“太吃虧了”,又不能要求太過,引起上司的反感。領賞專家為大家總結出以下三個技巧:

◆不爭小利

不為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要具有寬廣胸懷、大將風度,在老板心目中留下“甘於吃虧”,“不在意吃虧”的好印象。在小利的事情上,堅持以忍讓為先。

◆誇大難度,給老板打折扣的空間

很多時候,你將任務的困難淡化了,老板便會給你記小功,給你的好處也少。因此,要學會充分“發掘”困難,善於向老板客觀的表露困難。要求利益時,也可以適當放得大些,比你實際想得到的多一些,這樣就能給老板留一些討價還價的“餘地”。

◆按值論價,講究原則

在請賞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按“值”論價、等價交換。如果你拉到10萬元讚助費或為單位創利100萬元,你要嚴格按照事先談好的“提成”比例索取報酬,不能隨意擴大要求,也不能允許老板削減對你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