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臨 大婚(終)(1 / 1)

正文 福臨大婚(終)

鳳輿出了驛館的門,途經幾條主要大街,緩緩行進,盛大的場麵以及鳳輿後麵豐厚的陪嫁之物,引來了京城不少百姓的好奇與圍觀,大家紛紛猜測這位來自太後娘家的新皇後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而被大家好奇猜測著的新後,則還在糾結著剛才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並未持續多久,就被外麵的熱鬧氣氛吸引住了,她偷偷地挑起簾子,聽著外麵的的人猜測著自己的樣貌,包括前麵那些吹吹打打的和草原上完全不同的曲子,剛剛心裏的不快竟全部散去,暗自思量,其實留著這個熱鬧繁華的地方也還不錯。

就在新後的心思轉換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而鳳輿也來到了宮門口。

到了宮門口,有人來請新後下鳳輿。想著這大的驚人的紫禁城,想不到自己才剛到門口,就得下鳳輿,這要是走到坤寧宮還不得累死自己,新後心裏再次不滿起來,暗自思忖,之前嬤嬤們和額祈葛叮囑自己無論什麼情況都要沉住氣完成這場大婚,莫非他們早就料到今天的情況了?越想心裏越氣,不過總歸她還記得自己額祈葛的叮囑,因此也就咬牙壓下心裏的不快,跟著身邊的人向前走去。

誰想剛走兩三步,就聽旁邊一位太監恭敬地道:“恭請皇後娘娘登禮輿。”這太監的聲音對於此時的新後來說像是天籟,因為這就意味著自己不用走路了,因此忙在身邊人的攙扶下上了禮輿。

禮輿一路行至坤寧宮,帝後行完禮,接受過文武百官的再次跪拜恭賀之後,新後被送進了坤寧宮的內殿寢宮,而皇帝則繼續留在正殿。

玉兒眼見福臨的大婚總算是順利的完成了,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麵上卻不顯地道:“各位大人,今兒是皇帝大婚,這帝後大婚是咱大清的大事兒,咱們是不能再留在這兒,各位大人,願不願意陪著我一起去前麵大殿為我大清共飲一杯呢?”“臣等謹遵太後娘娘懿旨。”各文武百官一聽玉兒的話忙跪地道。“都起來吧,今兒哪有什麼皇太後哪,今兒,我就隻是一個兒子成親的普通母親,各位臣工跟著我去前麵慶祝慶祝,也順便這賜予我們這一切的天地。”說完,玉兒扶著蘇墨兒的手準備走,一邊的索尼對著一個小太監忙道:“還楞著幹什麼,還不快去叫了肩輿來。”“回來回來,叫什麼肩輿,當年我在科爾沁可是也騎馬馳騁過的,怎的現在就走不了這幾步路了?”“臣該死,太後恕罪。”“罷了罷了,你起來吧,你哪裏來的罪,再說,這皇帝大婚,普天同慶的,你不要動不動就死啊死的,聽著怪吉利的。”“臣謝過太後教誨。”說完,索尼拱了下手,跟在了玉兒的後麵,向前麵的大殿走去。

另一邊,福臨站在坤寧宮寢殿門口,躊躇許久,最後礙於自己額娘,還是推門進去,完成坐帳禮等禮節,也沒說幾句話,就很快安寢了。

而此時的前殿,雖說是有玉兒在,可是由於玉兒說過今日不必拘禮,氣氛也很好,大家敬過玉兒,和玉兒一起敬過天地之後,有那關係好的,相互坐在一起聊天敬酒,而玉兒也和範文程、湯若望等人聊得很高興。

酒過三巡,見玉兒臉上露出疲憊的表情,眾人紛紛起身告退,玉兒也都允了,扶著蘇墨兒的手回寢宮了。

玉兒回了寢宮之後,在蘇墨兒的服侍之後洗漱完就去休息。

正當玉兒剛睡著沒一會兒,一聲炸雷一下子將她驚醒,坐起來,在蘇墨兒的伺候下披上披風,手裏撚著佛珠,站在窗前,對著蘇墨兒道:“蘇墨兒,這今兒是怎麼了,我怎麼總覺得心裏怪怪的,是不是有什麼事要發生。”“格格,您哪,就是想的”太多了今兒皇上大婚,大赦天下,普天同慶,能發生什麼事兒?”蘇墨兒在一邊勸慰道。“唉,就因為今兒是皇帝的大婚,我才更擔心呢,你不知道……”玉兒剛說到這兒,就見遠處一個人連滾帶爬地過來“太後,稟太後,不好了。“你亂說什麼?什麼不好了,今兒是皇上大婚,難道你不知道要謹言慎行,還不退下。”蘇墨兒一邊說一邊向那人使眼色。那人見了,臉上的表情一副為難。“行了,說吧,什麼事兒?”玉兒看見了蘇墨兒與那太監的表情,開口道。“回,回太後話,皇,皇,皇上他,他……”“他什麼,你倒是快說啊。”蘇墨兒催促道,嚇得那人更是變了臉色。“皇,皇上他回禦書房了。”

“什麼?”玉兒驚訝了一下,不過很快恢複了平靜,倒是蘇墨兒,似是難以相信,一再拉著那太監確認。“好了,不要再問了,現在去,給我把這個事,封鎖了,順便去給我把皇帝叫來。”說完,等蘇墨兒走後才轉身進了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