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病(1 / 2)

正文 探病

順治聖旨一出,多爾袞心裏雖是不服,可還沒有明著表現出來,隻得遵旨回家“修養”。而玉兒也知道,就算到了現在,也還不是和多爾袞翻臉的時候,也就暗示福臨,讓百官去多爾袞的府裏探視。福臨對多爾袞雖有不滿,可多年的皇帝當下來,對政治還是有些了解,因此,也就遵從自己皇額娘的意思,提醒一些大臣前去探病。這樣一來,多爾袞的病在外人眼裏似乎也就真的那麼嚴重了。

而事實上,多爾袞此時的身體也絕對不輕鬆。多年在戰場上落下的傷病,此時由於年紀的關係,再加上最近接二連三的打擊,一次性顯現了出來,身子也變得異常的虛弱了起來。多爾袞作為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攝政王,曾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權在握的人,手底下的親信自然不是少,因此除了皇上和太後派來探病的人,還有多爾袞的親信們前來,這樣以來,多爾袞雖是在養病,倒還真沒比在朝堂上輕鬆多少。

福臨下旨讓多爾袞在家“修養”,派了太醫院院正等幾位醫術高明的人前去位攝政王診病,而自己則遵從皇太後的意思,召大臣商議朝堂上禮部侍郎提出來的事。由於福臨派人去攝政王府探病,人多嘴雜,所以多爾袞的親信們就這件事還來不及詢問多爾袞的意見,因此至今他們仍以為,求娶皇太後是多爾袞的意思,隻有幾個聰明之人看出了其中的蹊蹺,隻是奈何多爾袞親信之中八旗將領居多,這些領兵的粗人,哪裏知道這些曲曲折折,於是禦書房就出現了一副很詭異的場麵。

禦書房,十三歲的福臨坐在主位上,麵帶冷笑的看著下麵的爭論,而下麵的人卻沒人注意到皇上的表情,隻顧著和身邊的人口沫橫飛地說著自己的觀點。顯然多爾袞親信的將領們和朝中親貴大臣們的意見不同,他們覺得攝政王既為“皇父”,則應該和“皇母”住於一處,且滿人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可不隻表現在對地位爵位之類的繼承上麵,在對待配偶上麵也是這樣的。而朝中清流、上三旗的主要大臣則認為,既已入關,則應遵漢人的風俗,而不應再和在關外時一樣行事。站在一邊的範文程和濟爾哈朗則很少發言,他們和皇上一樣,知道這件事情的經過,也知道最後的結果,隻在那些清流們被多爾袞的人壓製的時候幫上幾句。

這場議事最終結束的時候,幾乎完全是根據玉兒的預測演化的,而福臨對這個結果也很是滿意,隻是最後的時候,大臣們即將散去的時候,阿濟格似是不甘心就這樣稱了皇上的意,走在最後,福臨說了一句:“皇上,皇父攝政王為朝政鞠躬盡瘁,如今攝政王生病,皇上不應該前往探病嗎?”說完也不等福臨再說什麼,就自己離開了。

阿濟格的話,像是一盆冷水,兜頭澆下,將福臨的好心情,一下子滅的一幹二淨,“砰”的一拳砸在了禦案上,嚇得吳良輔在一邊不敢出聲。

此時禦書房的事已經傳到了玉兒的耳裏,玉兒微微沉思,就帶著蘇墨爾去了她很少踏足的禦書房。

“滾,都給朕滾出去,朕讓你們都滾出去沒聽到嗎?好,很好,一個個的,這是都沒把朕放在眼裏是吧。”玉兒還沒走進去,就聽見裏麵傳來福臨的怒吼聲,間或還有砸東西的聲音和奴才們求饒的聲音。玉兒在外麵站著聽了一會兒,最終歎了一口氣,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