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愛情與現實之間 第1章 八年了,想再找個人愛我(2 / 2)

之所以選擇這裏,事先她都通盤考慮過了。這裏離她的現住址很近,可以不勞她多跑路。可用空間的就餐環境裏格調和情調都尚好,裝修得也很溫馨,有家的感覺。口味是她喜歡的重口味,她喜歡鹹辣的。最重要的是,這裏不貴,價格合理。第一次見麵,一般是男方請客,她可不想趁機宰他們。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她不再是青春的姑娘,離過一次婚,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兒子,她拈量著自己的份量,知道如何謹慎地選男人,選結婚的男人。她不需要逢場作戲的,時間現在對她來說,那真真切切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靠!對一個還有點青春尾巴的不幸女人來說,還有比浪費時間更可恥的事麼?”她時常在微博裏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調侃。

她選擇見麵的男人,也都是年齡相當的,有時也有稍大一些的,但都是和她同一類的。確切地講,因為自己是單親媽媽的緣故,她選擇的男人也都是離過婚的,最好也是有孩子的單親爸爸。這樣,雙方能平衡一些。要不然,很容易感情生變而導致前功盡棄。這還是她的時間觀念在作祟,她可不想浪費無謂的時間做沒有把握的事。

一般來講,喪偶的男人她比較忌諱,總覺得和死有關,難免不吉祥。而未婚或離婚沒小孩的男人她又比較沒自信沒耐心,總怕談到一半,感情投入許多了,人家終究介意你有小孩的麻煩,而選擇放棄或逃跑。這方麵,她可是吃過虧的。

她曾和一個大她四歲的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的未婚剩男糾糾纏纏了三年,兩人愛得死去活來,愛得刻骨銘心,彼此的眼淚也快要將八達嶺長城哭塌了。可是,最終,他還是介意她有孩子,逃掉了,最後找了個各方麵比她差很多的未婚胖女人,結婚生子了。

憑著多年的感情經曆和女人特有的直覺,外加閨密女友們小範圍內互授的練愛經驗,她將見麵待處的男人分為四類:條件不合適又沒感覺的、條件合適但沒感覺的、條件不合適但有感覺的、條件合適又有感覺的。

男人之第一類,條件不合適又沒感覺的,這類直接pass掉,完全不作考慮;

男人之第二類,條件合適但沒感覺的,留著做備胎,備用,不遠不近地聯係著,不定哪天回頭找他呢;

男人之第三類,條件不合適但有感覺的,這類順其自然進行,看最後究竟能發展到多刻骨銘心,多難舍難分,多願意長相廝守,看自己那時會不會轉性,願不願為了偉大的感情而放棄現實的物質;

男人之第四類,條件合適又有感覺的,這類男人是女人夢寐以求的婚姻上上簽,是股票中的績優股,不說是男人中的極品,也算是上品了,可遇不可求,要好好把握,但也要謹慎對待,時間和精力上要多作投入,感情投入卻要適量,切忌投入過多,以免對方先撤,傷了自己。

這年頭,誰投入得多一些,誰就受傷多一些,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道理。

當然,這個條件是她綜合了自己的軟硬件分值後,思慮許久得出的一個虛擬標準,不是絕對不可撼動的,可因人而異,視人才的好壞能靈活變通上下浮動的。比如,形象帥氣精神一些,有眼緣,氣質學曆能力可以,車房子就不作要求了,有更好,沒有也不算太糟糕;形象氣質差一些,但看著還對眼,算過得去,不添堵,能湊和將就,學曆能力適中,車房子至少得有其一;若是形象氣質中下,但不至於太討厭,就得車房兼備,那是必須的。

總之,軟件差一些的,硬件就多作要求;反之,硬件差的,軟件就要求高些。不如此,怎能求平衡和諧?如今,全中國都在倡導和諧,要求建立和諧型社會、和諧型社區、和諧型家庭,大環境如此,小環境的二人世界更當如此吧?否則,涓涓細流何以能彙聚成大海?

沒辦法,這年頭,人要現實,不現實就沒法活,但是,感覺也是必須的,沒感覺,那簡直比死了還難受。

所以,這就難。一般人還難呢,何況她是單親媽媽。

這次見麵的男人,是在征婚網站上認識的,年紀要大一些,比她大十歲,單親爸爸,女兒平常跟著媽媽住,周末回家看他,有車有房,北京某科研單位的,北京戶口,但祖籍是南方某省的,和她算老鄉了。衝著這一點,她也願意見了,大就大點吧。再說了,前麵見的幾個,年紀雖輕,和她同歲或大一兩歲的,但經濟條件不好,別的方麵也一般,很難將就。這年頭,掙錢難,想找個兩全的就更難了。

桌上的包包裏似有彩鈴聲混合著震動聲。她一激靈,迅速拉開包的外拉鏈,掏出手機來,隻見屏幕上閃爍著男人的名字“池子藍”,於是按下了接聽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