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還有另外一個影響:隨著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差別越來越小,“時間”就成為了唯一的競爭優勢。因此帶動了80年代的另一個重要工具——電子郵件的發展。
就像日本的DRAM入侵如大浪前的微波,預示了全球化的到來,電子郵件也對信息流通及新式管理的革命敲響了第一聲戰鼓。
電子郵件的靈活使用帶來了一項極為基本但又重要的暗示。它“化天為秒”,“化繁為簡”,原先需要較長的時間方能傳遞的信息,現在不僅時間大幅縮減,而且一封郵件可同時發給許多人。因此,如果你的公司使用電子郵件,許多人將得以更快速地與你做生意。
這裏我忍不住要講一件有點諷刺意味的事。當日本企業在80年代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時,有一些人認為日本的快速應變能力與其辦公室“配置”有關。因為在日本公司裏,經理和他的部屬通常是繞著一張大大的方形桌子而坐。平時每個人埋首於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職,但如有需要,他們可以隨時互通信息,如此便不費氣力地加速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但也正因如此,日本在電子郵件的運用上明顯地慢了一步。
這大概可以說是風水輪流轉。隨著現今企業的觸角越伸越廣,時間變成了製勝關鍵,而美國企業反而更能應對局勢。道理何在?隻因為美國的電子郵件戰勝了日本的大方桌!
電子郵件還隻是第一波。緊接著,聲光、影視、書籍,甚至理財服務都將數字化,信息傳送的速度將是一秒千裏。
這些都隻是未來25年大趨勢的開端而已。信息革命的狂瀾席卷而來,我們這群經理人以及身處的企業該如何應對?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順應新環境
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能夠獲得中層經理人的青睞。相較於第一線的主管或是位高權重的高層領導者,中層經理人最容易被忽視。
一方麵,很多課程傳授給一線管理者不少妙方,另一方麵,大部分頂尖商學院的課程都是為培訓高層經理人設計的。而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大群人,他們便是中層經理人。
他們之中有的是工頭、領班的上司,有的是工程師、會計師或業務代表。不論組織多麼扁平或鬆散,中層經理人都是組織的骨幹,然而,他們對整個社會以及經濟的貢獻卻往往受到忽視。
中層經理人不隻存在於大型企業。事實上,幾乎各種類型的企業都設置了中層經理人。如果你負責一家律師事務所的稅務部門,你便是中層經理人,以此尚可類推至學校校長、經銷廠商或是小鎮的保險辦事處負責人。這些人對此書第一版的反應印證了我當初的推論,因為英特爾是從非常小型的企業開始成長為跨國大企業的,因而這之中的管理技巧可被各界廣泛運用。
另外有一群人也應該被包括在中層經理人的範圍內,這群人不直接管理別人,但卻對別人的工作產生影響。我稱這群人為“技術支持經理人”(know-how manager)。這些人了解工作上所需的知識、技能,以及周圍的人。他們是組織中的專家且經常扮演顧問的角色,事實上他們亦是信息網絡中的節點。老師、市場研究人員以及公司中的信息管理人員都可歸為此類。他們雖不運用傳統經理人的管理權威,但他們掌握的技術以及知識,同樣對別人的工作產生著影響,因此我亦稱他們為中層經理人。實際上,技術支持經理人的重要性,將隨著這個世界朝著信息化以及服務業的迅速發展而加強。總之,這群人也應該讀這本書。
全球化還有另外一個影響:隨著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差別越來越小,“時間”就成為了唯一的競爭優勢。因此帶動了80年代的另一個重要工具——電子郵件的發展。
就像日本的DRAM入侵如大浪前的微波,預示了全球化的到來,電子郵件也對信息流通及新式管理的革命敲響了第一聲戰鼓。
電子郵件的靈活使用帶來了一項極為基本但又重要的暗示。它“化天為秒”,“化繁為簡”,原先需要較長的時間方能傳遞的信息,現在不僅時間大幅縮減,而且一封郵件可同時發給許多人。因此,如果你的公司使用電子郵件,許多人將得以更快速地與你做生意。
這裏我忍不住要講一件有點諷刺意味的事。當日本企業在80年代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時,有一些人認為日本的快速應變能力與其辦公室“配置”有關。因為在日本公司裏,經理和他的部屬通常是繞著一張大大的方形桌子而坐。平時每個人埋首於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職,但如有需要,他們可以隨時互通信息,如此便不費氣力地加速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但也正因如此,日本在電子郵件的運用上明顯地慢了一步。
這大概可以說是風水輪流轉。隨著現今企業的觸角越伸越廣,時間變成了製勝關鍵,而美國企業反而更能應對局勢。道理何在?隻因為美國的電子郵件戰勝了日本的大方桌!
電子郵件還隻是第一波。緊接著,聲光、影視、書籍,甚至理財服務都將數字化,信息傳送的速度將是一秒千裏。
這些都隻是未來25年大趨勢的開端而已。信息革命的狂瀾席卷而來,我們這群經理人以及身處的企業該如何應對?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順應新環境
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能夠獲得中層經理人的青睞。相較於第一線的主管或是位高權重的高層領導者,中層經理人最容易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