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來才知道,外公到縣城裏,是要打聽舅舅的消息。在阿媽的陪同下,他來到了一條破敗、湫隘的小巷,找到了一個已故的棺材佬的家。棺材佬去世後,屋子一直空著,鄰居們說,這屋子裏有鬼,半夜裏會傳出嬰兒的啼哭。外公要進去看個究竟,阿媽把他攔住了。外公說,不礙事,人活到七十就是半個鬼了,我還怕鬼不成。外公進屋後,很快就出來了,他說,裏麵很陰濕,在裏麵待了一會兒連骨頭都發冷了。外公問一個上了年紀的鄰居,那個棺材佬是什麼時候去世的?老人回答,就在一個月前。又問,有沒有見過一個十五六歲模樣的小孩子來過?老人點點頭說,棺材佬病倒的時候,來了一個少年,說是來這裏尋找失散的親人,見了棺材佬納頭就拜,還喊他一聲親爹。棺材佬死了之後,那少年就給他當孝子,為他披麻戴孝。說到這裏,老人指著門前一株掛著風水瓶的柏樹說,你瞧,這株柏樹就是那個少年扛回來的。阿媽問,你說的那個少年後來又去了哪裏?老人說,我有個把月沒見過他了,也不曉得他去了哪裏。老人又反過來問,你們是打哪裏來的?打聽那個少年做什麼?外公沒有回答,從包裏緩緩取出筆墨紙硯,借了老人家裏的一張八仙桌,寫了一副對聯,貼在棺材佬家的門口。外公對老人說,那個少年若是過來,看了這字,就曉得我是誰了。老人拈著白花花的胡須說,好俊的字,我現在曉得你是誰了,原來你就是高家莊的竹庵先生。早些年,我還臨過先生的字體呢。久仰,久仰。老人要請外公進屋子吃杯茶,外公謝絕了。兩人當下別過,也沒有後話了。
外公回到鄉下後,再也沒有出過遠門。
直到有一天,外公來信說,他已經咬不動一顆蠶豆了,我們才發覺他確乎是老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牙齒就仿佛三十二個團結一致的盟兄弟,而後來,它們一個個相繼死掉,隻剩下幾個被煙熏得又黑又髒的難兄難弟,勉強支撐著那張幹癟的嘴巴。口牙不好,便時常吃豆腐,每餐不離。阿媽寄錢給他,囑他多買一些營養含量高的東西,不能老是吃豆腐。外公便回信說,吃豆腐好,能求得家門清潔。眠食二者,外公有一套自以為十分科學的看法。除了早晨他吃了一頓飽飯之外,午飯幾乎不吃,晚飯又吃得極少,而且,碗盞清淡,不沾油膩,吃過,就去散步,回來,再寫幾個字,然後洗腳睡覺。這樣過了幾年,他的身體到底還是每況愈下了。
除了歎老,歎時日易逝,外公還在某次來信中提到了一樁奇事:有一天晚上,有個神秘的外鄉人找到了他,送給他一本《聖經》。外公問他,你送我《聖經》做什麼?那人說,你讀了這部書,就會有奇跡出現。當晚,外公就挑燈夜讀。讀了第一章,心中還是一片茫然。他不知道那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送他一本書。次日起來,打開門,驚訝地發現,門口竟堆著一袋大米和若幹粗糧。過了個把月,那個神秘的外鄉人又出現了,這一次,他送來了一筆錢。外公不敢接受,那人就笑著說,我要請先生公辦一件事,這是定金。外公說,你還沒跟我說什麼事,我不敢盲目答應。那人說,我要請先生修譜。外公又問,你要給誰家修譜?那人答道,我要請先生公給耶穌家修譜。外公一下子就愣住了,問,你怎麼會想到給耶穌家修譜呢?那人說,我給錢,你來修,其他的事你就不必過問了。外公心想,給耶穌家修譜也算是一樁功德事,就答應下來。那人定下了潤筆費,照例,先潤後墨。收了定金,外公感覺自己還在夢中。那一晚,外公數著錢,越發覺著好笑。日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但月光之下卻有這等新鮮事。
我後來才知道,外公到縣城裏,是要打聽舅舅的消息。在阿媽的陪同下,他來到了一條破敗、湫隘的小巷,找到了一個已故的棺材佬的家。棺材佬去世後,屋子一直空著,鄰居們說,這屋子裏有鬼,半夜裏會傳出嬰兒的啼哭。外公要進去看個究竟,阿媽把他攔住了。外公說,不礙事,人活到七十就是半個鬼了,我還怕鬼不成。外公進屋後,很快就出來了,他說,裏麵很陰濕,在裏麵待了一會兒連骨頭都發冷了。外公問一個上了年紀的鄰居,那個棺材佬是什麼時候去世的?老人回答,就在一個月前。又問,有沒有見過一個十五六歲模樣的小孩子來過?老人點點頭說,棺材佬病倒的時候,來了一個少年,說是來這裏尋找失散的親人,見了棺材佬納頭就拜,還喊他一聲親爹。棺材佬死了之後,那少年就給他當孝子,為他披麻戴孝。說到這裏,老人指著門前一株掛著風水瓶的柏樹說,你瞧,這株柏樹就是那個少年扛回來的。阿媽問,你說的那個少年後來又去了哪裏?老人說,我有個把月沒見過他了,也不曉得他去了哪裏。老人又反過來問,你們是打哪裏來的?打聽那個少年做什麼?外公沒有回答,從包裏緩緩取出筆墨紙硯,借了老人家裏的一張八仙桌,寫了一副對聯,貼在棺材佬家的門口。外公對老人說,那個少年若是過來,看了這字,就曉得我是誰了。老人拈著白花花的胡須說,好俊的字,我現在曉得你是誰了,原來你就是高家莊的竹庵先生。早些年,我還臨過先生的字體呢。久仰,久仰。老人要請外公進屋子吃杯茶,外公謝絕了。兩人當下別過,也沒有後話了。
外公回到鄉下後,再也沒有出過遠門。
直到有一天,外公來信說,他已經咬不動一顆蠶豆了,我們才發覺他確乎是老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牙齒就仿佛三十二個團結一致的盟兄弟,而後來,它們一個個相繼死掉,隻剩下幾個被煙熏得又黑又髒的難兄難弟,勉強支撐著那張幹癟的嘴巴。口牙不好,便時常吃豆腐,每餐不離。阿媽寄錢給他,囑他多買一些營養含量高的東西,不能老是吃豆腐。外公便回信說,吃豆腐好,能求得家門清潔。眠食二者,外公有一套自以為十分科學的看法。除了早晨他吃了一頓飽飯之外,午飯幾乎不吃,晚飯又吃得極少,而且,碗盞清淡,不沾油膩,吃過,就去散步,回來,再寫幾個字,然後洗腳睡覺。這樣過了幾年,他的身體到底還是每況愈下了。
除了歎老,歎時日易逝,外公還在某次來信中提到了一樁奇事:有一天晚上,有個神秘的外鄉人找到了他,送給他一本《聖經》。外公問他,你送我《聖經》做什麼?那人說,你讀了這部書,就會有奇跡出現。當晚,外公就挑燈夜讀。讀了第一章,心中還是一片茫然。他不知道那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送他一本書。次日起來,打開門,驚訝地發現,門口竟堆著一袋大米和若幹粗糧。過了個把月,那個神秘的外鄉人又出現了,這一次,他送來了一筆錢。外公不敢接受,那人就笑著說,我要請先生公辦一件事,這是定金。外公說,你還沒跟我說什麼事,我不敢盲目答應。那人說,我要請先生修譜。外公又問,你要給誰家修譜?那人答道,我要請先生公給耶穌家修譜。外公一下子就愣住了,問,你怎麼會想到給耶穌家修譜呢?那人說,我給錢,你來修,其他的事你就不必過問了。外公心想,給耶穌家修譜也算是一樁功德事,就答應下來。那人定下了潤筆費,照例,先潤後墨。收了定金,外公感覺自己還在夢中。那一晚,外公數著錢,越發覺著好笑。日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但月光之下卻有這等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