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遊打算從一樓開始看起。一樓的展覽品主要是青銅器,青銅器的曆史最為古老。我們講青銅器講的大都是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的器具,其實,青銅器並不是華夏所獨有的,青銅器在華夏雖然曆史悠久,但是最早的青銅器其實不是產自華夏。
青銅器是由一種由青銅製成的器具,是紅銅與錫的合金,它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青銅器不是華夏所獨有的,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它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5000年至6000年前的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當然申城博物館裏收藏的大都華夏的青銅器。華夏的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華夏在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與文化。華夏的青銅器之鄉是秦省寶雞市,這裏出土了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盤等五萬餘件青銅器。華夏唯一的青銅器主題博物館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今天蘇遊所看的申城博物館,其實裏麵的青銅器收藏很少,但這個不影響蘇遊對自己能力的測試,隻要有一件真的青銅器就行了,蘇遊今天所要做的就是一個對比、比較,發現各種時期文物的不同,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其實這又是一個很複雜的工程。畢竟要把每一個時代的器物特征記住,沒有超強的記憶力是不行的,當然,記憶下來之後還要融會貫通才行。
華夏青銅器主要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它出現並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瓷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蘇遊知道,華夏銅器出現的時間雖然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華夏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華夏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在來博物館之前,蘇遊特意在網上查找了一下資料,對這個青銅器做了一下了解。知道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裏慢慢的生了綠鏽,才有了出土後大家看到的綠色的模樣。而在青銅器所產生的時代是沒有什麼機械化操作的,所以所有的青銅器都是由手工來完成的,這也使青銅器沒有兩件是完全一樣的,每一件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
申城博物館的青銅器有限,有點名氣的也就那麼幾件。對於青銅器,蘇遊在來之前就選好了目標。蘇遊在網上看到,這個申城博物館有一件德方鼎,蘇遊今天青銅器方麵的任務主要在德方鼎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