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關於世界市場理論的觀點和思想眾說紛紜,最具代表性、最符合客觀事實、最有科學價值的當屬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在馬克思看來,世界市場是個曆史的範疇,它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形成、發展、消亡的全過程。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是馬克思《六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對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辯證關係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對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整體的基本性質、特征以及內在規律進行探索,進而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為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曆史必然性和客觀規律性。
馬克思認為,資本本身就具有對外擴張的本質,這決定了它隨著其自身發展的邏輯,必然會為開拓世界市場而衝破國界,從而形成資本國際化運動。資本國際化的發展是一個進步的曆程,它不僅加強了各國之間的緊密聯係,更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增長。然而,探其本質,資本國際化實質上資本積累在世界市場上進行和發展的過程,是剩餘價值生產實現的國際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跨國公司作為資本國際化運動的產物和載體,為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猛發展,從而迎來了經濟全球化時代。
經濟全球化標誌著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主義階段進入了國際壟斷主義階段。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遍布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同時,其自身所帶有不可調和的局限性和基本矛盾也擴延到了整個世界市場。所以,經濟全球化可謂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麵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麵也使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弊端在世界範圍內凸顯出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和局限性決定了資本主義滅亡的必然歸宿,其在世界範圍的進一步發展和蔓延也推動了實現社會主義曆史進程的步伐。
可以說,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作為馬克思經濟學理論體係的邏輯歸宿,為各民族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提供了現實的理論支撐。因此,我們隻有加強對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的認識,並與中國時代發展的特征結合起來,才能深刻透視現實,才能與時俱進,從而煥發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新的生命力,為共產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本書從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的基本思想入手,認真梳理了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的形成基礎、內容和重要意義;闡述了世界市場的發展曆程即從資本國際化到經濟全球化的曆史進程;分析了當代世界市場出現的新特點;對世界市場的載體——跨國公司的發展進行了闡述;最後,結合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際,闡述了世界市場理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