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勢不可擋 第四十四章項目上馬(2 / 2)

沒等鄉政府商討出個辦法來,阿豆就已經購買了一係列的加工機器,廠址暫時選擇在了診所學校,反正現在也沒多少人在上學,空的教室完全可以拿來利用一下,則個亦算是廢物利用了。等到竹子加工廠賺錢後,再去考慮搬遷的問題,現在能節省一點就是一點。

和別的小組不同,阿豆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隻要產品質量好,就不愁東西賣不出去。李家姊妹說了,實在不行的話,就去網易、淘寶開個網絡小店搞批發,隻要價格夠便宜,質量夠好,簡直就是想虧都難啊!要是這樣也不行的話,不是還有個竹林特產加工的項目嘛,總歸是不能,兩個項目都虧吧?

看到阿豆他們不經鄉政府的點頭同意,就自己在診所學校裏單幹的時候,當地官員們一個個麵麵相覷,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工商部門到是上門去了一次,是姑娘們接待的,私下裏的阿豆早就和她們說了,先別承認建廠的事情,隻說是在搞試驗產品,準備看看市場的反應,要是好的話,才會考慮建廠上項目的問題。

既然人家都這麼說了,工商部們也就隻好打道回府了,象前麵的那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事情,已經被神通廣大的十七處給狠狠處理過了,不但相關責任人直接開除,連當地政府的一、二把手都被牽連了。隻不過,十七處之人在離開的時候,隱晦的點出,地方政府想要錢可以,不過千萬別再整出這種腦殘般的手段來。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金花部長覺得,這些個事情的出現,能夠從應對方式上,更好的發掘人才,十七處的人,這才有了這樣的隱晦提點。

不管怎麼說,如今正是風頭裏,所以青龍鄉的工商部們覺得,怎麼著都要小心點了,別錢沒拿到,直接惹了一身的腥,反而不美了。

機器是部隊派車押送過來的,這不是阿豆運作的結果,事實上,各地的小組都擁有這樣的優惠政策,目的就是能節省創業的時間。不過很顯然,金花已經知道阿豆在這裏了,隨車的物品中,有著為數不少的老樟木。金花的做法,也是在變相的提醒阿豆“我已經知道你的休息地點了”,要不然以金花精明程度,不可能明知阿豆有著空間手鐲的情況下,還會犯這樣的錯誤。看到這些樟木之後,阿豆隻是微微笑了笑,心說知道就知道吧,免得家裏的老人會惦記,有金花在居中策應,想必能夠讓老人們安心點吧?!

很快的,第一批麻將牌樣式的涼席,就生產出來了,數量被控製在了數百張左右。

到是招收了一批工人,不到二十個,扣除各方麵的支出成本,這批涼席的價格,被定位在了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當然了,那是出廠的價格,真正的銷售價格,肯定是不止這個數的。在生產期間,李家姊妹已經帶著姑娘們在網上推銷涼席了,不是開網店的那種推銷,而是直接發郵件去各大商場的那種推銷。開網店,那是最後一步,抑或是廠子大了之後,才會實施的舉措,現在嘛,還是先試試別的辦法吧!

郵件發出之後,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耐心等待了。

讓大家出人意料的是,回複的商場大概有二十幾家,大多是在詢問,如此低廉的價格,會不會有質量問題?有回複就行,就怕人家不聞不問的,很幹脆的,姑娘們直接郵寄出了涼席的樣品,好不好自己誇了不算,得商場看過之後,讓人家自己去評價。

老實說,這些涼席在製作的時候,已經融合了當地的雕刻工藝,隻不過不是工人們手工雕刻的,而是機器雕刻的,即便是這樣,這些涼席看上去,依然顯得與眾不同。

價格低廉,產品出眾,很快的,第一張三百張的訂單,就下到了青龍鄉這邊。有了訂單之後,就什麼都好說了,阿豆在發貨的同時,還去了趟青龍鄉的竹編廠,不為別的,就為了要點竹編工藝品作為搭頭,要是反應好的話,竹編工藝品的銷路也就有了。

看上去,阿豆他們的做法是對路了,商場在收到涼席後,居然又來詢問這批竹編工藝品的價格,通過網絡報價後,那個要了三百張涼席代銷的商場,毅然決定,對這些竹編工藝品進行代銷。

到了這個時候,阿豆他們覺得,該是找青龍鄉政府談談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