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董老先生(2 / 2)

當時那位老夫子一聽,怒了,拿著戒尺就朝著那位青年學子,頭上就是三下,老夫子打完之後,如沐春風,覺得這名前來聽課的青年,這個問題極好,但他並未回答。

三下戒尺,寓意明朗。

告誡那位青年在讀書提問之前,“三?”三思而行。第二天,那位青年沒有等來老夫子回答,老子繼續講述《勸學篇》提倡世人讀書。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為讀書遲。

直到後來那位青年學子,接替了老夫子的位置,成為老夫子,他才懂得了自己的先生當年三下戒尺的言外之意:劍修雖然戰至妖族,穩定劍玄大陸,居功至偉,可身為讀書人,就要做力所能及之事,那些劍修可以睥睨整個世道,可這個世道總有些雞屎狗糞,雞毛蒜皮的事,隻能通過讀書人來教化世人。

讀書,知禮,學禮,懂禮。

這一切都是基本準則。

而那位青年學子從小夫子變成了老夫子,成為一位私塾長者,如今他已經到了期頤之年,博聞強識,書中知識淵博。

他就是如今太安城中明安書院的老院長,董不得老院長。

段雲知道明安書院,他想獨自去拜訪那位老院長,書香之地,段雲抱以極為尊重。

段雲抱拳臨時起意,向林牧問得明安書院地理堪輿位置,他就告辭眾人。

“你們先回,我去拜訪一下那位書院院長。”

幾人點頭隻能先返回風鈴客棧,段雲一人牽馬而去。

明安書院位於整個太安城,中心腹地位置,讀書人極為尊崇之地。

路途不算遠,段雲牽馬而行,不到半個時辰,段雲就到了明安書院。

書院位置居中,可周圍卻無比靜謐,這就讓人好生奇怪,段雲心中揣測大致是太安城中,讀書人一致之舉。

進入書院中,一些授課的夫子,正在講授學子授課,段雲將馬匹拴在了門外。

身穿白衣,右側跨著神劍,他故意將神劍遮掩。

畢竟,這裏是明安書院,接待他的是一位小童,年紀不大,一副小夫子模樣,彬彬有禮,雙手盒蓋,作了一個儒家禮儀,問:“客人是前來求學還是求問?”

這就是很有意思了,求學那就是留在明安書院,聽取夫子們傳道受業解惑;求問,那就是單單解惑一途。

段雲心領神會,同樣學著儒家禮儀,回答:“在下前來求問,請問董老院長可在書院?”

小童有禮答道:“如今董老院長已經不再傳道授業,但是解惑一道,董老院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些前來書院做客之人,都能得到董老院長的解惑,客官請隨我來。”

段雲受寵若驚,“如此甚好!”

段雲跟著小童一同進入明安都書院,一路皆是灰暗色地板,讓人顯得靜謐,上了閣樓,閣樓是紅色檀木而製,上了紅漆,一派儒雅大觀。

在小童口中,段雲得知原來這一位董老夫子已經不再傳道受業,而是充當了每次客人前來明安書院,提出疑問,簡單解惑之人。

到了閣樓,一地清涼席子之上,一位先生正在打著瞌睡,深褐色儒衫,寬大袖袍,發須皆白,老人額頭凹凸,單手杵著腮幫,一手持著羽毛扇子。

案幾之上,青煙嫋嫋而升,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董老先生,有客人拜訪!”小童走過去之後,輕聲附耳道。

董不得老先生揮了揮羽毛扇,慢條斯理道:“知道了,今日可有讀書?”

小童作揖,回答:“有的,董老先生。”

“孺子可教。”董老先生說完後,才緩緩起身,正襟危坐起來,看向段雲,小童退下。

“晚輩段雲,拜見董老先生。”段雲學著儒家作揖,顯得有些生硬,不太熟練。

老人扇著扇子,一臉和睦,如春天之風,在老人扇中,不再有人間酷暑寒冬。

“坐!”董老先生一隻手朝下位置,位置處一個蒲團,段雲緩緩入座。

“客人遠道而來,招待不周,還望海涵,客人是一位劍修,到了老夫明安書院,不知道是要詢問何事?天地之廣,大道無處不在。”

老人扇著扇子,緩緩而道。

段雲扯了扯自己的衣袍,露出神劍,看來故意藏匿,在這個老先生麵前,皆是毫無意義。

段雲恭敬道:“老先生我這次前來,詢問老先生隻有二字。”

老人停住了羽扇,伸手從上而下,捋了一遍自己的長須,開口:“哦,哪二字?”

段雲愣了愣,肅然道:“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