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道人過關,江湖人下山(1 / 2)

大奉王朝的西北部,一座孤城屹立於大漠之上,鎮守著這個繁榮王朝的國門。城外成群的烏鴉,來來往往,仿佛在悼念此地埋骨的無數將士。

城牆上,一隊士兵正靠著城牆上休息,但目光始終注視著西北,不曾移開。

“二蛋,你看,那是不是有個人?”一個眼尖的士卒皺了皺眼眉,確定自己沒眼花,說道。

“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除了敵人……欸,好像真有個人。”被稱為二蛋的家夥聽了後翻了個白眼,睜大眼睛看去,驚異道。

“好像是個老道,不對,我怎麼感覺他越來越快了?難不成是神仙?”二蛋看著城外仿佛一步三丈的老道人,心中忽地一跳,說道。

而身旁的一隊士卒聽了,手中的長槍都用力握緊,神色肅然,他們也發現了不對勁。十數人心中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在軍營內聽老兵講的故事,那場二十年前的戰爭。

千米、五百米、一百米……城外的老道越來越近,二蛋等人心砰砰地跳地越來越快。

負劍老道人慈眉善目,有一束灰白的長胡須,一頭白發用一支木簪盤在腦後,穿著一件破舊道袍,腳下踩著一雙已磨破的布鞋,與仙人風範大相庭徑。但讓人訝然的是老道人一隻袖臂空落落地,獨臂。但二蛋一隊人仍是不敢鬆懈,嚴肅以待。

仙人啊!他娘的,勞資這輩子還能看到仙人,賺了。二蛋咽了口唾液,心中捉摸不定老神仙來幹啥的,但軍人的素質仍讓他顫著聲音出聲阻止:

“站住,這裏是邊關要塞,不得擅闖。”

出乎意料,他本以為老神仙會一怒而起,已經做好了死戰的準備,但老神仙竟真的停下了腳步。

隻見老道人單手做了個禮,讓二蛋等人嚇了一跳,以為老神仙要出手,片刻後尷尬地相互看了看,有些羞愧自己如此不禁事。

“各位施主,貧道耶律洪武,來自西北大地,聽聞中原武林人才輩出,豪傑無數,仰慕已久,特不遠萬裏而來,望各位施主行個方便。”老道人麵色平淡,緩緩說道。

大漠的耶律氏族,這可是大奉朝的頭號敵人,國仇家恨的怒火讓二蛋瞬間沉下臉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老神仙,我二蛋雖沒讀過書,但也知道精忠報國四字。”

身旁的十數人皆手持長槍進入了備戰狀態。

“罷了。”耶律洪武輕歎一聲,周身氣機澎湃,身軀微曲,雙腳蹬地,彈地一躍而起百米高,再在空中兩次踏空,一次十數米,腳下二蛋等人眼中怒意騰升,紛紛擲槍向道人,隻是徒勞。

------

涼州以北,武林之首,一代劍神劍謫仙修行之地,天山。二十年前那一天之前,許多江湖豪客談到天山時多少都有些不屑,貧瘠一州,小小一山,修武聖地,這也就是在山窮水盡,人才凋零的涼州才能稱得上是所謂的聖地了,要換成不夜長安,神都洛陽,哪輪的上他天山排上號。

可二十年前那一天,西涼大軍聯合叛亂的劉義宗兩國聯軍對大奉左右開弓,打的大奉一時間手足無措,半月不到,西域落入西涼手中,兩國聯軍打到長安以東函穀關直逼黃龍。

此國家危急存亡之際,從天山上走下了七柄劍,劍首劍謫仙,何等大的名頭,區區凡人,竟敢取謫仙之名,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貽笑大方。

在中原武林恥笑這個名頭之時,天山七劍,禦劍東馳,函穀關七劍當關,萬夫莫開,硬生生攔下了勢如破竹的兩國聯軍。兩國聯軍發起了不要命的人海戰,三天內死傷過萬,仍是沒有越過函穀關關門一步。

使得大奉王朝緩了口氣,女皇武真調集全國兵馬支援邊境,中原武林俠客被七劍拚死守國門的精神震動,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武林豪傑自主西馳北援。雖然喪失了西域國土,但終究是保下了這個岌岌可危的國家。

據說最後,劍謫仙一劍斬殺北莽戰神耶律寶樹,封神劍神。自此天山,成為武林之首。

山下人憧憬敬畏,爭破腦袋都想要做一個上山人,可山上人卻出了個怪胎,費盡腦汁想著下山。

二十年前,劍謫仙回來之時,從函穀險關帶回了一個孩童,戰火無情,孩子父母無力帶著孩子生存,將其托付給了他。不隻是孩子父母選擇了他,也是他選擇了這個劍心通明的孩子。

孩子父親姓氏他也忘了問,就讓孩子先隨自己姓劍,取名塵。

此時年滿二十的劍塵鬼鬼祟祟地在山林裏穿梭,又是想要逃下山去,讓的一眾老師父無可奈何。自從十年前第一次帶他下山去見識了那江湖後,哪知就徹底讓少年迷上了那座多姿多彩卻也險惡無比的江湖,更讓人發愁的是,劍塵每個月都會費盡心思地想法子逃下山去,他們給抓回來了幾次,他就要逃幾次,最後隻得讓他下山去,然後悄悄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