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訪談 導演篇

總導演廖珂:主題就是如何與陌生人相處

Q:錄製節目的過程中會和明星有爭執嗎?

A:不記得有爭執啊,他們有一些跳戲的情況,就會跑到我們這來要點這要點那的。這些事情會有的,但沒有爭執。

Q:和明星溝通怎麼樣?順暢嗎?

A:明星溝通都挺好,他們做這種節目,比起經紀人更親的是我們,許晴在片子裏的反應其實是真實的,他們學會了自己去打點生活,學會了跟我們一起過流浪的生活,我覺得這個是特別好的。

Q:傳聞說許晴後來不想錄節目?你們怎麼辦?

A:其實他們經常就有誰就不想錄製了,經常肚子餓,累了,不想拍了,我們呢,一般是不管他們繼續錄製。明星作為普通人去旅行,還有龐大的攝製組跟著,他們其實覺得我們是一個巨大的麻煩,這其實需要有個適應的過程。他們慢慢適應後,會覺得有一個嚴厲老大爺跟在身邊,理解以後,就一切OK了。

Q:有傳聞說明星之間有不和,作為導演來看,你會覺得有什麼不和嗎?

A:人和人之間個性總有差異,一大幫子人出去旅行,沒有不和才奇怪呢。這個節目的魅力就是他們從最開始完全不認識,在一個不知道什麼狀況的學院初次見麵,到一起完成了這趟旅程,是一個從不和到和諧的過程,這個就是挺美妙的。就像我們剛進一個集體,作為新人或者實習生到一個單位,會麵臨很多陌生的情況,但工作久了之後會發現盡管我們之間有問題,但是我們一起做的事情很了不起。

Q:咱們有多少人跟著拍攝?

A:加海外幫助我們的團隊,一共有130多人。光跟拍兩位“少年”的攝像團隊就有15人之多,30多台機器,包括各種便攜式攝像機、DV、航拍器等。我們這個大團隊,北京機場出發的時候,一般人提前兩三個小時過去就差不多了,我們大概提前了八個小時,因為要托運的東西太多了!光超重費就是一筆巨款。

Q:國外拍攝最大的困難在哪兒?

A: 國外拍攝有很多不確定性。其實明星麵臨的不確定性,也是我們麵臨的不確定性,張翰那次開車的事情我們也挺慌的,不知道怎麼辦,黑燈瞎火、荒郊野外,這種事情就很難搞。

Q:據說節目組的工作人員總結這次拍攝是一部血淚史?

A:藝人們一般在每天遊覽完畢後才會討論明天的具體行程,他們討論完畢後,導演們才能開始布置第二天的工作細節,未知性太大。我們一期節目大概要剪400小時的素材,剪一期最快要15天。一回長沙就開始傳片子,剪片子的工作人員每天隻能睡五六個小時。我們上期的責任編導就三天都待在樓上沒下過樓。

Q:如果明星鬧情緒,或者產生矛盾,怎麼辦?有應急預案嗎?

A:這些都是每個人旅行中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如果發生了,一般情況下也是每個旅行團體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節目的一部分。當然,如果狀況比較嚴重,節目組都有相應的處置預案。

Q:當初是怎麼選定這七個人的?

A:社會中有不同的人,也許有幾十種或者上萬種,我們選擇這七個人,是想盡量去代表一個小社會,或者小的社交圈,所以我們選擇年齡跨度超過十歲的。其實關於旅行這件事,會產生很多化學效應,七個人到底會有怎樣的化學效應,是我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