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桑園建設要求
一、桑園的選址
種繭育桑園在建設前要對周圍氣象、水文、土壤、環境、桑樹病蟲害等情況作全麵的調查研究,選擇地勢相對高燥平整、水源充足、坡度小於15°、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土壤p H呈微酸或中性、通風良好的地塊成片建設桑園。桑園應集中成片,溝渠配套,能灌能排。
建設規模與蠶種生產規模相適應,一般春期按每飼養100克蟻量配備桑園15畝左右,另配備5%~10%的稚蠶專用桑園。
二、桑品種選擇
因地製宜,選擇適應當地條件、有利於提高蠶種質量的優良桑品種,並注意早、中、晚生桑品種的搭配,兼顧春、秋蠶種生產的用葉要求,防止品種單一。一般桑園的早生桑品種占5%~10%。從江蘇的氣候特點、蠶品種的適應性、桑葉產量和製種產質量等綜合因素考慮,種繭育桑品種應以‘湖桑32號’為主,輔之以‘新一之瀨’、‘育711’、‘育151‘等優質或早生品種。
行家指點:
在生產實踐中,製種成績與桑品種的關係以‘新一之瀨’最好,‘湖桑32號’次之,然後是‘育711‘和‘育151’。但是‘新一之瀨’的產葉量太低,‘育711‘和‘育151‘由於發芽偏早,易發生凍害。
三、樹型養成和栽植密度
種繭育桑園樹型的養成宜采用中幹拳式。中幹定拳高度85~90厘米,主幹高度為35~40厘米,第一支幹25~30厘米,第二支幹25厘米左右。低幹定拳高度60~65厘米,主幹高度為25厘米左右,第一支幹20厘米左右,第二支幹15厘米左右。生產原原種、原種的,最好應配備部分高幹桑。
栽植密度以每畝600~800株為宜,行距約為1.7米,株距以0.5~0.7米為宜。按此栽植密度養成定型後,每畝留健壯拳2500~3000個,有效條7000~8000根,總條長為9000米以上。
為了適應桑園機械化作業和套種蔬菜等需要,可采用寬行栽植法,將栽植行距放寬到2米以上,每畝600株左右。或者采用寬窄行相間形式栽植,寬行2.5~3米,窄行1.5~1.7米,然後根據每畝栽植數確定株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