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樹與種子(1 / 2)

在之前的閑聊中,鄧直提過,人類擁有三魂七魄,統稱魂識,是人類最重要的東西。

魂識所能展現的力量,被稱之為魂靈與魂元兩種,洞元境之下為魂靈,之上為魂元。

世俗三境的修行者,通常忙於提高自身境界,爭取早日破境至洞元境,因此魂靈少有修煉,所以魂靈並不強大,常用於感知外界的細微之處,如靈氣流動快慢,他人境界高低之時。

由於魂識一直龜縮於體內,能力和範圍有限,因此如無必要,四境以下的修行者很少將魂靈看作是另一種力量,與人對敵時,靠的還是自身靈力或法器之能。

洞元境及以上的魂識則大不相同,經過元力的不斷滋養淬煉,魂識也會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而變強,慢慢地就會衍生出另一種力量,魂元。

這是一種精神力量,魂識強大之人,僅憑魂元之力,就可在精神上欺壓對手,從而大程度地降低對方實力。不過修煉魂識的密技世間少有,因此絕大多數的修行者,隻能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來彌補魂識的不足。

修煉的過程中,風自輕極為謹慎,盡量不讓周身的靈氣產生稍大的波動,能做到這點,還要歸功於靈氣的吸納速度,當放慢十幾倍有餘之後,靈氣波動幾乎忽略不計。

理論來講,其他人應該是感知不到的,當然,關乎自己的生命大事,現今階段,自然越謹慎越好。

修行之事,如光陰長河中的漣漪,無聲無息,一瞬即沒。

......

雞鳴聲叫,一陣悉悉窣窣的聲音從隔壁房中傳來,此時正處於修行中的風自輕,對外界的感知較為敏感,被吵醒後,隨後停止修煉。

修行一夜,竟不曾有半點疲憊,實在讓人心喜,隨後他匆忙脫去外衣躺下,假裝還在沉睡。

——

陳拾野今日起的較早,因為他能感覺的到,小腿處的傷已經好的差不離了。這幾天辛苦那臭小子了,所以起了個早,打算去近山湖弄幾條魚,小小的犒勞一下他。

在村內不能隨意使用靈力,是村長很久很久以前就定下的規矩,至於多久,早記不清了,一百年,三百年,或者是更久?

上次被七節蛇咬就是故意為之的。

村內規矩,凡是上山獵獸者,為了不引起娃娃們的警覺,所以有必要在獵獸時,受那麼兩次傷,以示正常。一個經常上山獵獸的普通獵人,怎會一次傷也不受?

陳拾野選的就是毒性並不強七節蛇。

之所以不能隨意使用靈力,是為了不讓舊事重發,前車之鑒,雖有驚無險,但總歸不妥,至這臉不容易老,小孩們都教的老老實實,指東絕不往西,哪裏還會去在意這個。

臭小子一直不知道,村裏的那些娃娃們自然也不知道,他們為何會要在此地生長。我們這些粗魯漢子努力掩藏身份,在娃娃們麵前扮演一個個普通的農夫、樵夫,是為了什麼,想到這,陳拾野對於內心的決定,更堅定了一些。

如此漫長的歲月裏,總歸會有所懈怠,如果掩飾的不夠好,孩子們天生敏感,普通心性的娃娃自然是一番哄騙,就此忘卻;但總會有心性沉穩,大膽心細的娃娃,它們能很好的掩飾心中的真正想法,慢慢去查探,直到他們發現自己如同籠中鳥,甕中鱉一般,無法逃離,卻又無法反抗,隻好自我解脫,落個安靜。

這麼多年,發生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千方百計弄來的嬰兒,三歲時種下千幻種,種子隨著時間慢慢生根成線,一絲絲的侵蝕身體,與千絲樹互相牽引,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