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小姐姐我在這裏(1 / 3)

十二 小姐姐我在這裏

問題不要難,不要複雜,才最符合楊筱光一貫奉行的單細胞思維。一難一複雜,她就想做鴕鳥。

訓練室碰麵後,潘以倫又是好多天沒和她聯係,這樣一鬆一緊再一鬆,楊筱光覺得節奏被人家小正太把握得好好的。

這讓她不免生出些挫敗感,那種不能掌握一件事情的挫敗感。她想抵抗這種不好的感覺,就打電話約了莫北。

莫北提議:“方竹說他們報紙美食版做了一間羊蠍子火鍋店,口味不錯。吃完了還可以去看場電影。”

楊筱光問:“看啥呢?最近大片都蕭條了,小片也不文藝了。”

最後他們選擇去看《無極》,兩人一人抱了一桶爆米花,像中學裏攜伴參加學校觀影活動的同學一樣。當謝霆鋒對著舊愛張柏芝哭訴一個饅頭的姻緣時,楊筱光想的是,愛情真是不可理喻,大片真是胡說八道。

和莫北相處之中最輕鬆的是,莫北不再就是否正式談戀愛這一深刻問題窮追猛打,連分手時的再見都說得輕鬆了。這是一個男人的風度和涵養,給予想追求的小姐最大的體貼。

如果可以,楊筱光真希望維持現狀到地久天長。

她回家上網,看到頗多對《無極》的抨擊,把自己心裏原先那一點兒小不滿全部勾引了出來。她跟風跑去《無極》的官方博客披馬甲發了個回帖,她說:“陳導,原本我多仰慕您,可自從您搭上那個女人,我就知道一切都完了,您就空剩一張導演的皮了。”

留完言卻沒有即時摁“確認”。她又一個字一個字地刪除了那行詼諧又悲憤的抗議。

聚光燈下的人們的一切私生活都要被他人評點,未免可悲。如果她的未來也不得不被他人評頭論足的話,怎麼辦?

也就那一刹那,她的手一震。她的未來?是她想太多了。

她猛搖頭。

之後的很多天,楊筱光都沒能鼓起勇氣發任何消息或打電話給潘以倫,潘以倫照例也沒來找她,她隻好在電視屏幕上看他的近況。

決賽從二十進十五開始,直到在決出前十,才開始了最後的短信競選,就這樣又是過了兩個禮拜的時間。他是這樣忙碌。

這座城市因為這場比賽沸騰了,娛樂媒體處處在討論,網絡上粉絲之間的拉票大戰一直延續到網絡下。

楊筱光好不容易把方竹約出來逛街,才路過步行街的廣場,就有粉絲圍攏過來。

她認得潘以倫的粉絲,她們都穿白T恤,上麵印著大大的輪胎,還是帶翅膀的。

攔住楊筱光和方竹的是一對早戀的學生小情侶,手拉著手,都背著書包。

“小姐,你是不是覺得十三號潘以倫很真誠很用心?請給他投一票吧!”

女孩子很羞澀,好像不慣做這樣的事,說出的話都戰戰兢兢的。她的小男朋友站在她身邊,手裏拿著粉絲們自費買的小禮品—塑料筆袋,做小女朋友的靠山。

方竹記者嗅覺敏銳,也有存心打趣的意思,她問男孩兒:“你不反對女朋友迷男明星?”

女孩子咻地臉紅了,楊筱光白了方竹一眼。

男孩子或許是覺出方竹的問題比較銳利,便不由自主地將女孩子往身後拉了拉:“潘以倫是個很上進有才華的人,我們能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楊筱光拿出手機開始投票,發送完畢,對女孩子說:“好了,我也很喜歡潘以倫,希望他能入圍三甲。”她甜甜一笑,女孩子也跟著笑了,把男朋友手裏的筆袋拿過來遞給她,“謝謝小姐姐。”

小姐姐?多可愛的稱呼,楊筱光瞅瞅他們身上的輪胎圖案,追根溯源,他粉絲的名字還算是自己給取的呢。

巧合總是令人愉快。

兩個孩子不再纏著方竹投票,想是生了自衛的心態。

方竹也察覺了,她歎口氣,說:“我像不像老巫婆?”

楊筱光讚同:“惻隱之心都沒了。”

方竹“哼”了一聲:“這群小朋友,年紀不大心思不小,又談戀愛又追星,好好讀書郎的年紀不珍惜。”

楊筱光敲她的肩膀:“你更像黑口黑麵的教導主任。”

方竹撇嘴。

楊筱光就說:“竹子,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方竹的臉寒著,她最近情緒不大好。

楊筱光可不管方竹的壞臉色,她自顧自地哼起一首歌:“我們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見,隻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

“這歌詞不錯。”

“啊?”楊筱光停口。

“你唱的是什麼?又是張國榮的歌?”方竹問她。

“是啊,叫《談戀愛》。”

談戀愛?她的心咯噔一下,怎麼無意唱到這首歌上去了?她把思維繞回來,狀似無意又有意地說:“哎,我們辦公室裏傳言領導在浦東買了房,靠近世紀公園的,空氣好地段好,他有房又有車,生活該多愜意啊!你說他要是上了《相約星期六》,女人還不得搶破頭?”

方竹不為所動,隻說:“所以說外地人在本地發展的都是精英,把本地人都比成蒼蠅了。”

楊筱光又說:“《家有喜事》裏麵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信愛同樣信會失去愛,問此刻世上癡心漢子有幾個,相識相愛相懷疑,離離合合我已覺討厭,隻想愛得自然。電影裏有三個人都唱過,卻沒有一人唱對。你說到底什麼是愛呢?”

方竹拍拍她的手:“阿光,你別旁敲側擊了,你的好意我知道。”她這樣一說,楊筱光也無可奈何,可她接著說,“我和何之軒離婚的時候,我爸找人打了他一頓。”

這是楊筱光從沒有聽她說過的,她露出了驚駭的表情。

方竹說:“他這麼高傲的一個人,人前人後都不願低頭的,被打得鼻青臉腫,在床上躺了兩天。他昔日的同學找我,說我們家屈人誌節很是下流。”

楊筱光認為這件事情簡直不可思議。她說:“解放軍打人不犯法啊?”又歎息,“忘了你說過軍人家庭多家暴,你也是被你爸打大的,所以你初中之前就從沒下過年級前十名。”

可楊筱光還是想,這樣的過往,可怎麼收場?

方竹拍拍她的手:“所以你懂了吧?”

楊筱光跟著感傷了,人生真是多坎坷,心裏也有這麼多坎。她替方竹難過,這是他們自己要過去的坎,任何外力都是徒勞的,個人的問題終需個人親自麵對。

她想,她的問題也要靠自己去麵對、去分析,然後去解決。

她需要麵對她該麵對的一切,和—潘以倫。

很快地,楊筱光又有了一次同潘以倫見麵的機會。

老陳召她布置工作,令她跟隨梅麗找潘以倫正式簽署“孔雀”的廣告合作合同。

楊筱光有些歡欣:“確定了由他來做最後的代言人?”

老陳說:“何總也認為知青篇會比較出挑,雖然比民國篇少了些傳奇色彩。日化那兒的老總看了幾個孩子,還是看上潘以倫的幹淨清新,和‘奇麗’的於總也達成共識了。”

楊筱光“啊”了一聲,這麼快,她想,他會不會因此越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