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畢克來妻子患了癌症,不幸離世,治病使他家徒四壁。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畢克來讀初三的兒子鐵流拜突然感到胸部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是得了肝包蟲,必須立即動手術。畢克來當時就傻眼了,仰天長歎:“胡大,你怎麼這樣!”
賽旦·沙比提得知情況後,迅速組織牧業隊的全體黨員捐款,他拿著8790元的愛心款交到畢克來的手裏。畢克來眼含熱淚,哽咽著說:“還是共產黨員好啊!”
鞏乃斯牧業隊澆水困難,牧民為此苦不堪言。賽旦·沙比提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在集體資金周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籌措了8萬元,鋪設水渠1000多米,整修主管道700多米。接著,他又籌資1.5萬元,新建飲馬槽3個,解決了2000多畝地的灌溉和牲畜飲水問題,實現了戶戶免費飲用自來水。
2003年6月5日,尼勒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襲擊,牧業隊小學轉眼成了危房。因學校設施陳舊,條件極差,分配來的老師沒有能留住的。無奈之下,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幾公裏之外的學校上學,極為不便,有的家長幹脆讓孩子輟學。賽旦·沙比提見狀心急如焚:“我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不能讓孩子走我們的老路。”
有想法馬上就行動,賽旦·沙比提帶著支部一班人磨破嘴皮跑有關部門、找主管領導,協調資金10萬元,修起了小學圍牆,美化了校園環境,建起了辦公室,購買了5台電腦,完善了達標小學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栽下了梧桐樹,自然引來了金鳳凰,此事贏得了牧民們的交口稱讚。
牧業隊的道路“晴天時一身土,雨天時一身泥”,出行很不方便。要想富,先修路,道理誰都懂,可是錢呢?
賽旦·沙比提帶頭捐出1000元,其他人你捐10元,他捐50元,我捐100元……大家紛紛捐款,加上多方籌措,最後籌集到4萬元。為節約資金,賽旦·沙比提動員支隊一班人自己動手拉沙子修路。他們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牧民們,大家男女老幼齊上陣,修路的隊伍一下子壯大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一條平整的砂石路鋪到了牧業隊外,他們還在田間新開了兩條路,路兩旁種上楊樹,美化了生態環境。此舉深受廣大農牧民的稱讚,上級黨委也予以表彰。
在賽旦·沙比提的帶領下,牧業隊的群眾富了起來,201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060元,增收1465元,牲畜存欄11693頭( 隻 )。各種榮譽和表彰紛至遝來,麵對稱讚和羨慕,賽旦·沙比提淡淡地說:“這也沒什麼呀,我隻是做了應該做的。”
老百姓的平安“守護神”——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
尼勒克縣屬大陸性北溫帶氣候,山區氣候特征明顯。夏季無酷暑,冬季無嚴寒,日照時間長,光能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4月至9月是全縣降雨量的集中季節,占全年降水量的68.5%。
尼勒克冬季寒冷漫長,沿喀什河兩岸為冷區,係地形作用使大量冷空氣堆積在這些地區所致,尤以河兩岸狹窄一帶更甚。尼勒克縣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兒碧水藍天,風景如畫,但也頻發自然災害。
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是尼勒克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民警,哈薩克族,今年48歲,說起他搶險救災的事兒,在尼勒克可謂家喻戶曉。
2009年12月以來,尼勒克縣多次出現強降雪大風寒潮天氣。2010年1月,尼勒克縣連續出現4次暴風雪天氣,其西部山區積雪厚度達90厘米以上,東部山區積雪厚度達1米以上,發生較大雪崩80餘起,造成多起人員傷亡事故,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餘萬元。
麵對災情,麵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身體不好、患有高血壓的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再也坐不住了。他熱血澎湃,主動請纓,加入了極為危險的雪崩排險爆破突擊隊。
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被分到第一突擊隊,其任務是在牧民途經的牧道( 那兒是雪崩頻發地段 )實施人工幹預爆破排險,通過爆破方式將可能發生雪崩的山穀積雪震落下來,以保證牧民安全通行。
所謂雪崩,就是指當山坡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
雪崩每每是從寧靜的、覆蓋著白雪的山坡上開始的。先是出現一條裂縫,接著巨大的雪體開始滑動。雪體在向下滑動的過程中,重量加速度,迅速變成一條勢不可擋的雪龍,騰雲駕霧,呼嘯著聲勢淩厲地向山下衝去。人們把雪崩與山體滑坡、山崩、泥石流並稱為可怕的嚴重自然災害。
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與隊友每人背負20公斤的爆破物品在厚厚的積雪裏艱難前進,他們要步行20公裏到達目的地,埋下炸藥、布置引線、引爆積雪……雪實在太厚了,每走一步都是勝利,他們累得氣喘籲籲,筋疲力盡,恨不能躺倒在地。可是災情就是命令,容不得片刻歇息。
40多歲的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累病了,他咬牙硬撐著。從2010年2月22日進入大雪茫茫的山區,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跟戰友在險象環生的山穀溝壑裏度過了14個日夜。他們每天都在與死神打交道,每天都在排除險情,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2月23日,第一突擊隊接報,距離種蜂場17公裏的阿爾斯朗村附近山區有險情。這段路積雪厚達1米,艱險難行,木拉提拜·葉爾肯別克當即與隊友一起騎馬趕往阿爾斯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