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重點,突出特色,管用有效。
其一是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百人宣講活動,到人管用有效。由縣委宣傳部牽頭並組織實施,從各鄉( 鎮 )場、各部門、各單位遴選宣講骨幹組成“百人宣講團”,利用一個月時間,深入基層開展民族團結麵對麵宣講活動,做到了人員滿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時間充足、寓教於樂、喜聞樂見、遍地開花。重點宣講新疆“三史”、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馬克思主義“五觀”、“四個認同”和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以及“兩講一反”等內容。到目前,全縣組成6支馬背宣講隊,每支宣講隊不少於6人;阿肯彈唱宣講隊12支,做到了每兩個鄉( 鎮 )場有1支群眾自己的宣傳隊伍;民族團結模範事跡巡回宣講團1個,共8人,分為民漢兩組;駐村( 社區 )第一任書記( 主任 )宣講隊86個,每隊不少於6人;駐村( 社區 )掛職及蹲點幹部宣講隊10個,達到了村社區全覆蓋;縣委宣傳部抽調縣黨校教師及理論功底好的民漢幹部成立了民漢兩組民族團結教育宣講隊2支,深入機關、軍營、清真寺、企業開展宣講活動,共開展麵對麵宣講360餘場次,受教育群眾達6.5萬人次,發放政策類宣傳教育手冊達3萬多本,為各族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268件次,辦實事好事869件次。
其二是民族團結互幫、互助、互利、互惠活動,增進民族情感。以當前正在開展的“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教育活動為契機,紮實有效地開展民族團結互幫、互助、互利、互惠活動,為各族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辦好事實事。全縣100多個參學單位為群眾解決各類熱點難點問題289件,救助貧困失輟學兒童10名,贈送學習用品6萬元,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20多萬元,擔保貸款360餘萬元,送特色種養殖項目26個,協調組織勞務輸出12000多人次。
其三是選樹、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活動,凝聚正能量。大力開展選樹、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活動,以開展“我評議、我推薦身邊好人”評選活動為載體,從4月初到5月中旬,通過群眾推薦、組織選送、媒體宣傳等多種渠道,選樹民族團結模範好少年2名、“最美尼勒克人”6名、十佳“美德少年”2名等身邊好人候選人共36人,並通過網絡投票、媒體公示等形式評選出群眾基礎好、群眾普遍公認的加海、賽旦·沙比提、喬吉加蒲等一大批身邊好人,把這些身邊好人納入“最美尼勒克人”模範人物庫,作為州以上道德模範、民族團結模範、優秀黨員、勞動模範等先進候選人。
特別是今年4月份,在自治州開展的第二屆道德模範和十佳“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中,尼勒克縣賽旦·沙比提、姚凱分別榮獲了道德模範和十佳“美德少年”的光榮稱號,成為了全縣各族幹部群眾學習、宣傳、關愛、崇尚的最美尼勒克人。5月中旬縣電視台在黃金時段集中展播了加海、喬吉加蒲等26名民族團結先進典型126期,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掀起了人人爭做模範典型的熱潮。結合“轉變作風 服務基層”活動,全縣96個單位開展了慰問道德模範、民族團結模範等先進典型走訪活動,重點走訪民族團結老模範,看望為民族團結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黨員、老幹部,慰問特困家庭,把民族團結進步活動與解決群眾最關心、最急需、最緊迫的實際生產生活結合起來,讓各族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截至目前,為12名民族團結模範解決實際困難86件次,贈送慰問金達2.6萬元。
其四是民族團結教育“八個一”實踐活動,深入人心。為夯實基層民族團結教育基礎,推動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結合全縣各單位、各部門工作實際,按照“宣傳到人、實際管用、有效惠民”的原則,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八個一”實踐活動,即:舉辦一次民族團結教育報告會,開一次民族團結教育座談會或討論會,寫一篇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文章( 心得體會 ),辦一期民族團結教育板報或牆報,讀一本民族團結題材的好書,唱一首民族團結好歌,做一件促進民族團結的好事實事,製一塊宣傳民族團結公益廣告,截至目前,舉辦民族團結教育報告會26場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座談會或討論會40餘場次;全縣各單位、各部門建立健全了寫好一篇民族團結為主題的心得體會及讀後感考學製;102個單位及部門和47所中小學共舉辦民族團結教育板報或牆報展266期( 次 );縣、鄉兩級分別舉辦民族團結教育培訓班30期;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360餘場次,結合轉變作風活動,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6起,為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800多件次,辦好事實事869件次;設置戶外大型單立柱雙麵民族團結教育公益廣告66塊,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民族團結教育公益廣告268條(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