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活雷鋒”馬哈買提
馬哈買提·阿依塔洪是哈薩克族,新疆師範學院畢業後,他被分配到離縣城較遠、條件較差的蘇布台鄉任教。他任勞任怨,在教師崗位上一幹就是30多年,多次被評為先進教師。
俗話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馬哈買提·阿依塔洪不僅書教得好,還有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絕活兒——接骨。馬哈買提·阿依塔洪“真人露相”緣自一個名叫切克熱汗的學生,他不慎摔斷了腿,痛苦不堪。切克熱汗的父母心疼兒子,到處打聽尋找能替兒子接骨的醫生。馬哈買提·阿依塔洪自告奮勇找上門說:“我想接一下試試。”
在眾人狐疑的目光注視下,馬哈買提·阿依塔洪給切克熱汗接好了腿骨。沒過多久,切克熱汗的傷口愈合,就能下地走路了,恢複得很好。這一下,馬哈買提·阿依塔洪的名聲傳出去了,找他接骨的人絡繹不絕。此後,馬哈買提·阿依塔洪利用工作之餘,不辭辛苦地義務為人接骨療傷。
養路隊一位姓張的女工下巴脫落,說話飲食困難,家裏人束手無策,經人介紹找到馬哈買提·阿依塔洪。藝高人膽大,馬哈買提·阿依塔洪手到病除,麻利地給張姓女工成功複位,她很快就能自如地吃飯咀嚼。張姓女工的丈夫千恩萬謝,一定要給馬哈買提·阿依塔洪診療費,他搖搖頭說:“這錢不能要,各民族兄弟姐妹一家親。”
尼勒克縣食品公司幹部拉瓜的兒子迪力夏提膝蓋骨折,疼痛難忍,無法行走,找了好幾位專業醫生診治,都不見成效。40多天裏,迪力夏提痛不欲生,備受煎熬。拉瓜萬般無奈,將兒子送到馬哈買提·阿依塔洪家裏請他瞧瞧。盡管延誤了病情,馬哈買提·阿依塔洪還是盡心竭力為迪力夏提治病,他花了17天時間,治愈了迪力夏提。拉瓜一家感激不盡。
後來,馬哈買提·阿依塔洪調任蘇布台鄉文教幹事,他一如既往,利用自己的正骨醫術為各族群眾無償治病。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上世紀80年代,伊寧縣麻紮村一個4歲小男孩兒不慎摔斷了腿,他的父母抱著孩子找了很多醫生,都告訴說“孩子送大醫院截肢吧”。望著懷裏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肝腸寸斷,淚如雨下,怎麼也下不了給孩子截肢的決心。
就在這時,有人告訴孩子父母,馬哈買提·阿依塔洪能妙手回春。孩子父母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馬哈買提·阿依塔洪,懇請他救救孩子。馬哈買提·阿依塔洪沉著冷靜,精心治療,細心嗬護,用了40天治愈了小男孩兒。
30多年來,馬哈買提·阿依塔洪為3000多例骨折傷患義務治療,分文未取,是遠近聞名的“活雷鋒”。
五月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我們在尼勒克縣采訪,時值新疆喀什巴楚縣的恐怖襲擊事件剛過去不久。走到尼勒克街頭,人群熙熙攘攘,各民族群眾麵色如常,談笑風生,他們的生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可見人民群眾對新疆的社會信心水平還是認可的,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不會輕易被動搖。
5月28日這天,豔陽高照,晴空萬裏。我們在尼勒克縣宣傳部副部長陳華林和信訪局局長王紅旗的陪同下到蘇布台鄉采訪,遇見主管科教文衛的副縣長張誌英。張副縣長為人豪爽,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你們正趕上蘇布台鄉的第31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好好感受一下我們這兒民族團結的氛圍。
張副縣長介紹說,“蘇布台”蒙語的意思是“兩麵高山的水向中間窪地彙集”。蘇布台鄉共有2137戶8092人,6個民族在這裏生活定居,其中維吾爾族4332人,占52.7%;哈薩克族3458人,占42.1%,其他民族是漢族、柯爾克孜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