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的大漢公主(1 / 2)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旗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思土兮心內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這首歌傳到漢武帝的耳朵裏,他為之動容,心生惻隱之情。漢武帝此後經常派遣使者千裏迢迢帶著錦繡帷帳、美味佳肴到烏孫慰問細君公主,勉勵她安心邊塞,不辱使命。

讓細君公主無法接受的是,她必須遵從烏孫國俗,改嫁獵驕靡的繼承人長孫軍須靡。細君公主飽受儒家傳統教育,“一女不侍二夫”的觀念根深蒂固,她修書一封給漢武帝,訴說心中的委屈,請求回國。漢武帝回話“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細君公主聽君命改嫁軍須靡,其後生下一個女兒,取名為少夫,不久後她因病鬱鬱而終。

細君公主曆經幾番沉浮,飽嚐世間的榮辱與酸楚,為了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義,她獻出了青春和生命,香消玉殞於伊犁河畔。

細君公主墓位於昭蘇縣夏塔草原,坐北朝南,背依巍峨聳立的天山主脈,麵朝湍流不息的夏塔河。整個香塚微微呈半月形,宛如一座小山峰,上麵長滿綠草和鮮花。周圍草原襟抱,青草葳蕤,環境幽靜安寧。每當朔風掠過草原,河水如脫韁的野馬一瀉千裏時,她的芳魂能否實現“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的夢想呢?

盡管細君公主在烏孫國僅僅生活了5年,為了民族的團結、國家的安寧,她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我們應該永遠緬懷她。

烏孫王軍須靡從細君公主身上感受到了大漢的強盛和威儀,他還想維係這種政治婚姻聯盟,於是軍須靡再次向大漢求親。

漢武帝深謀遠慮,匈奴不滅,國無寧日,為了烏孫國和漢朝的聯盟,他決定再次以公主下嫁。經慎重挑選,重任落在楚王劉戊的孫女解憂身上。解憂是個樂觀豁達、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她對漢武帝的和親政策,有著充分的理解,沒有哽咽和眼淚,她欣然領命,慨然西行。

解憂公主嫁給軍須靡,位居右夫人,卻沒有得到軍須靡的寵愛;匈奴公主母以子貴,她的兒子泥靡是王位繼承人。烏孫王的寵信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利益,解憂公主雖心裏清楚,卻回天無力,在與匈奴公主的較量中,她始終處於下風。

人算不如天算,軍須靡因病臥床不起。他權衡再三,考慮到兒子泥靡年紀太小,隻能將王位傳給堂弟翁歸靡。軍須靡辭世後,解憂公主和匈奴公主改嫁給翁歸靡。大漢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接連獲勝,翁歸靡的心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解憂公主的境遇有了明顯改善。

解憂公主因勢利導,加上與翁歸靡情投意合,她逐漸進入佳境。解憂公主極力維護漢朝和烏孫的聯盟,致力於烏孫國的興國之路,一點一滴苦心經營,終於站穩了腳跟。

解憂公主與翁歸靡生育了三男兩女,兩人感情日益深厚。翁歸靡的許多重大決策都得到了解憂公主的有力佐助。烏孫國與大漢朝關係密切,逐漸疏遠了匈奴。解憂公主成為漢烏友好關係的重要象征。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旗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思土兮心內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這首歌傳到漢武帝的耳朵裏,他為之動容,心生惻隱之情。漢武帝此後經常派遣使者千裏迢迢帶著錦繡帷帳、美味佳肴到烏孫慰問細君公主,勉勵她安心邊塞,不辱使命。

讓細君公主無法接受的是,她必須遵從烏孫國俗,改嫁獵驕靡的繼承人長孫軍須靡。細君公主飽受儒家傳統教育,“一女不侍二夫”的觀念根深蒂固,她修書一封給漢武帝,訴說心中的委屈,請求回國。漢武帝回話“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細君公主聽君命改嫁軍須靡,其後生下一個女兒,取名為少夫,不久後她因病鬱鬱而終。

細君公主曆經幾番沉浮,飽嚐世間的榮辱與酸楚,為了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義,她獻出了青春和生命,香消玉殞於伊犁河畔。

細君公主墓位於昭蘇縣夏塔草原,坐北朝南,背依巍峨聳立的天山主脈,麵朝湍流不息的夏塔河。整個香塚微微呈半月形,宛如一座小山峰,上麵長滿綠草和鮮花。周圍草原襟抱,青草葳蕤,環境幽靜安寧。每當朔風掠過草原,河水如脫韁的野馬一瀉千裏時,她的芳魂能否實現“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的夢想呢?

盡管細君公主在烏孫國僅僅生活了5年,為了民族的團結、國家的安寧,她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我們應該永遠緬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