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目門(1 / 3)

第一章:神目門

中土神州自古便頗多紛爭,究其原因,不過是世人皆為愛恨情仇所困而已。

自極古時期女媧娘娘造人以來,神州浩土多有驚才豔豔之人,他們跳出愛恨情仇,追求與天地共鳴,聆聽萬物,創造出種種不同於世人的呼吸吐納之法,通過代代傳承,竟積累出許多法門,練氣之道。門派之別便因這些傳承而產生。眾門派的“道”雖有很多差別之處,但因修煉的方法和方向不同,成正魔之分。

數千年以來,正魔雙方不斷爭鬥,彼此互有勝負,任誰也無法徹底消滅對方,不過是各有幾百年的興衰更替。

時至今日,天下正道以在仇池山開山立派的“神目門”為首。神目門是以其在五百年前開派祖師神目道人而命名。相傳神目道人功參造化,竟能目合流雲靜,目開萬光退,實數正魔兩派數千年未有之人。

彼時神目道人剛一出世便敗盡天下豪傑,甚至便是那魔教鬼刹宗橫行了兩百年的老魔頭五鬼道人竟也在兩合之後便敗在神目道人之手。五鬼道人更是在敗後失心瘋似的扣去自己雙眼,散去賴以成名的周身五道鬼王之魂,在無山上終日曝曬在烈日下,並不斷向蒼穹呼喊著“此目開天地斜,此目開萬事休”,最後竟活生生的成了具幹屍。其喊聲淒厲,似九幽厲鬼,令得無山上向來凶殘的妖獸們齊聲低低悲鳴。

以常理,神目道人道法正氣浩然,為人和善,便是那些一合便敗北的正魔豪傑也從未傷及其性命,當為正道人士,當為天下正道消滅魔道。然而神目道人卻從來對天下正道邀其除魔降妖視而不見,總是淡淡的回了句“何為除,為何除?”,便推門送客了。來人迫於神目道人的威名當然不敢說些什麼,,便悻悻的回師門複命去了。

神目道人並不開門收徒,隻是在仇池山上築了座道觀。但在三十年後,神目道人所築道觀大開觀門,行向天下收徒之舉,而神目道人卻無端不知去向。收徒的是一個三十左右歲的,相貌普通,膚色土黃的壯年漢子。此人便是神目門創業祖師掌蓮真人。

掌蓮真人自稱是神目道人的唯一傳人,從嬰啼時便被其師撫養至成年,並傳了道法,至他三十三歲的時候神目道人雲遊去了。神目門其實嚴格來說是由掌蓮真人創立,而以其師道號命名的。

神目道人除了掌蓮真人外未收一徒,也未向天下廣而告之行開派之舉。待到神目道人不知所蹤後,掌蓮真人廣收門徒,傳神目門無上真法“三氣四象歸元術”。此術博大精深,講究吞天地之氣,聽萬物之聲,修煉起來頗為不易,在以後的數百年間極少有人能修煉至三氣劃一的境界,更無任何一人將那四象歸元修成。相傳就是掌蓮真人也隻是修至四象圓滿而無法歸元,最後不得不坐化了。

近一百年來,神目門日益興旺。掌蓮真人三大弟子淩光、渡厄、無妄皆是大智慧之人,正道之人無不佩服,魔教中人也是談之色變。尤其是現任掌教淩光真人更是道法無邊、德高望眾,在數次正魔之戰中,統領天下正道,將魔道眾人驅趕至極北苦寒之地。

仇池山並不是十分巍峨高大,卻是綿延數十裏。山上鬱鬱蔥蔥的布滿了各式各樣的樹木和花草。主峰在神目門的修葺下有石階通往山頂。拾級而上兩個時辰左右邊隱隱的可以看到神目門的主殿神目大殿了。

大殿正前麵是神目門特地修出來的一座廣場,廣場正中是一個巨大的圓形陰陽太極八卦圖石盤。在石盤左右更是立著兩座石像。隻見左麵的這座石像刻得是無頭巨人,正成弓字步,雙手握住開天斧正要對麵石像劈去。此巨人石像雕的虎背熊腰,全身肌肉鼓起,竟讓人有不可直視的威勢。

石像缺了頭顱,看段口處竟像是被人齊刷刷的用利刃切下,給人一種兀自有鮮血湧出的感覺。

巨人對麵的石像,刻得是全身金盔金甲,普通人身材大小,麵如朗星,右手捂著一把寶劍,左手指天,似在念著咒訣的教書先生氣質的中年。這中年似在對麵那巨人的一斧之力下就要屍骨無存。站在這廣場上,抬目遠眺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仇池山,怪石林立,異常險峻。

秦風自二十年前拜入神目門下,便深得師尊無妄真人的衷愛,皆因他天資聰穎,於道法的理解上更是能多出許多不同於同門師兄弟的理解,今年將將二十五歲便已能將無上陣法“三氣四象歸元術”修至天氣、地氣、人氣圓滿,在那“化一”之處已摸到修煉關鍵處,卻是有近整整兩年時間未曾突破了。饒是如此,他也是神目門中極罕見的修煉速度最快之人之一。

這一日,秦風在自己的禪室中閉目打坐時,小師弟周三在門外悄聲說道:“師兄,師父請您過去。”秦風睜開眼,抬手一揮,禪室的門打開了。似他這等精英弟子在天氣入體一段時間後就能驅物、禦劍了。小師弟周三站在門口被突然打開的室門嚇了一跳,往後撤了一步。秦風看著這小師弟的樣子無奈的笑了笑,對著小師弟說“小師弟啊,你感悟到引天氣入體的法門了幺?”。

周三訕笑道“師兄,我、我照著您教我的法門練得很辛苦,天氣卻無論如何都不理我的。你說這是不是因為我每天都做對不起它的事呢?”?

秦風被小師弟問的一愣:“你每天都在做什麼對不起天氣的事情?”

周三又訕笑起來:“師兄,我每年都要忍不住排那汙穢之氣,天氣可不就生氣了幺?”。

秦風被小師弟這話氣的揚起手做出打他的姿勢,誰料小師弟竟一下子撲進他懷裏,撒起嬌來。秦風這下子倒沒了脾氣。

這小師弟周三原是師父無妄真人六年前,在雲遊時無意中拾得的一繈褓中的嬰孩。想是父母親為毒蟲猛獸所害,單單活了周三啼哭在深山老林中。無妄真人見到嬰孩哭的滿臉通紅,忙用真氣輸入他體內。但周三當時太小卻也不能過多輸入真氣,兀自哭個不停。

無妄真人心想這嬰孩一定是餓了,便四處尋找食物。天可憐見,竟被他找到一隻尚在哺乳的花紋雌虎,還帶著兩隻小老虎。那花紋大虎被無妄真人輕鬆製服後便乖乖給周三喂起奶來。

由無山到仇池山路途何止千裏,無妄真人心地善良,不忍扔下周三,又免去再尋找奶娘的麻煩,便將周三和雌虎一家都帶了回來。

一路上,一個銀發飄然的老道,一隻花紋大虎,兩隻小虎,一個繈褓嬰孩組成了一隊奇怪的組合,常引得周圍百姓駐足觀看。

饒是無妄真人修為深厚,早已不為世俗眼光所動,卻也不得不多數時候采用“禦虎飛行”法子。

待到回到仇池山,這周三和三隻老虎著實鬧得厲害,無妄真人便將照顧這一家四口的事情全權交予秦風。所幸秦風當時正好卡在修煉的瓶頸之處無甚進展,便將這差事接了下來。一兩年後,那雌虎還好整日作慵懶狀,但是兩隻小虎和周三那小子卻似一陣風似的整日裏在這仇池山上,在各位師長師兄弟的住所裏胡鬧。秦風作為“家長”隻好跟在這三個小家夥的後麵處理一大堆麻煩事情。

這周三是極為聰明,秦風和一眾師長及師兄弟都對他十分愛護。待到長至五歲時候秦風便將基本的法門傳了周三。哪知道周三於做壞事上顯得聰明之極,在背誦法門經書上也能做到過目不忘,但是呼吸吐納上卻是如何也不能夠。秦風常與師父討論,無妄真人縱使道法精深,見識博廣,也未能找出原因。恰巧秦風也似乎摸到了三氣融合的關鍵,加之周三年紀尚輕,此事便不得不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