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給你一支雇傭軍
“守城的士兵怎麼就那麼不怕死?麵對三萬精銳,你們棄城逃跑啊!為什麼就不能當一次軟骨頭呢?”
於是,這群國王為了自保,召集群臣討論如補救。
一個個的使團,載著珍貴的禮品,迎著朝陽,向長安城前進。
他們心照不宣的拋棄了領頭大哥,把所有過錯都推給了高昌國王,為了向老李示好,為了不被滅國,有的國王願意當老李的幹兒子……
所以說啊,政治這玩意兒,會讓很多人放下節操,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隻能認栽,沒有話語權。
但新的問題是,使團要去長安,要通過玉門關,西州是必經之路,也是重要的補給站,怎麼過關又是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先派了使團再說。
西突厥和薛延陀,做不出認幹爹的事,連夜下令讓士兵操練,準備隨時作戰。
同時也警告手下的將士,千萬不要去大唐邊鏡燒殺搶掠,不要給大唐留下伐兵的借口。
現在不要說燒殺搶掠,就是一坨馬糞,不小心拉在大唐境內,都可能被大唐說成是挑釁!
西域聯軍戰敗,意味著大唐掌握了河西四郡裏其中的三郡,也意味著大唐把絲綢之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了。
現在隻剩下高昌,不出意外,高昌國肯定要滅亡了。
守城勝利,意味著大唐盤活了整個西域,陛下對林子謙、遊騎衛、西州的大小官員的賞賜很快就要下來了。
眾人都知道,林子謙堅守西州城,殲滅聯軍主力,功勞最大。
可以說,西州一戰,改變了亞洲的局勢,影響了以後大唐的戰略。
原本,侯君集是在貞觀十三年滅了高昌,現在提前了七年!
西域儲國包藏禍心,都是牆頭草。
誰實力強大就跟誰混,但誰也沒有料到,他們會組成聯軍進攻西州城。
大唐朝廷上很熱鬧,以前都鬧著要從西州撤軍,把西州城還給高昌,現在戰事結束,各種捷報頻傳,大家才知道,林子謙帶著遊騎衛幹了票大事!
文武百官都清楚林子謙的功勞,肯定能從六品遊騎將軍升為正四品忠武將軍或者雲麾將軍。
由於李銀環是雲麾將軍,那林子謙可能就是忠武將軍,而且一個子爵肯定是要給的。
自從戰事結束,西州的商人、百姓、府兵、玉門關的騎兵,看著林子謙的眼光中,都發自內心的飽含敬佩。
說也不會忘記,大唐的黃龍旗,那個帶著兩百近衛,揮刀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的將軍,還有那麵沾滿鮮血的戰鼓,那場麵想起來就讓人激動萬分!
林子謙和李銀環都在養傷,遊騎衛、府兵的頭目們,都不同程度受了傷。
這一戰,林子謙受了輕傷,但李銀環駐守西城門,決戰時衝在最前麵,整個人負傷十多二十處。
傷口深可見骨,導致氣血不足,在這樣醫療條件很落後的時代,很容易丟了性命。
林子謙找來軍醫,讓他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治好李銀環,把給他縫傷口的魚線,全部給了對方,各種名貴的草藥、補品,全部給了她。
大唐的女子尚且如此英勇,大唐男兒更應該身先士卒。
李銀環醒了,全身能動了,但林子謙讓她躺著好好養傷。
各種味道的粥,各種藥膳,各種補品,流水般的送到李銀環麵前。
百姓們自發的騰出房子,給士兵養傷,但透氣性不好。
林子謙就在城內搭起了帳篷,每天去巡視,囑咐他們好好養傷,每人的軍功都被裴行儉記錄下來。
大戰結束時是十一月末,天氣變冷,還下了場小雪。
林子謙站在城牆上,眺望著高昌國的方向,意味深長。
預備役的士兵,被分成了幾隊,幹起搶劫的買賣,隻有兩個目的:搶戰馬和種子。
大唐太窮了,糧食產量低,如果能從波斯、、天竺、吐火羅等國商隊那裏搶來種子就好了。
“現在覺得自己是被養著的一頭豬。”李銀環還纏著白紗布,走到林子謙麵前,“幸好沒有吃胖,不然回去後月卿會嘲笑我。”
林子謙打量了下李銀環,臉上有血色,精神也好,他放心了。
長安來了兩封家書,一封是林子謙的,一封是李銀環的。
李銀環接過後放在懷裏,看著焉耆國的方向,“如果阿齊茲請求援助,我們怎麼辦?“
“帶兵平叛!”林子謙幹脆的道,“把焉耆國變成大唐的一個鎮。”
對方疑惑的道:“為什麼不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