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作為香港最大、最專業的財經類報紙,本身能量就不小。認真追查下去,倒也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查到了跟其他銀行相似的東西,而且他們查到無疑更深也更詳細。一些外資銀行不曉得九龍銀行的情況,隻當宋念輝的投資行為所使用的資金來自九龍銀行,但《信報》卻意外地聯係上了一個九龍銀行的私人股東,從他那裏得知近幾個月來,銀行董事會並非批準任何大額投資方案,反而在新董事長林孝智的要求下,不斷收緊銀根、大有停止發放貸款的意思。
林家前任董事長及長子出了車禍之後不久,林孝智便從爺爺林繼禮手中接過了家族銀行經營權,而他在入主九龍銀行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任命傳聞中與他私交莫逆的銀行原投資部經理宋念輝擔任銀行總裁,結合個中種種,《信報》終於把目光從宋念輝身上轉到了林孝智那裏,確認了隱身宋念輝背後的人就是他了。
雖然不清楚林孝智在豪賭石油期貨中賺了多少錢,但對新亞跟林孝智所持有的九龍銀行進行了評估之後,《信報》隨後又把他剛收購的德寶跟成報報業集團算入其中,得出了一個看似誇張卻又很保守的估值,即他現在的資產赫然已經達到了二十億港幣之巨,躋身香港頂級富豪行列之中。
林孝智揉了揉太陽穴,以《信報》在香港的巨大影響力,不用看他也能猜到,今天這一期報紙上市之後,會在香港引起多大的轟動,而他的那點藏著掖著的東西,也差不多給人家抖地差不多了。
想到隨後的幾天裏,隻怕找他、希望能夠采訪他的邀請會多出來幾倍,林孝智心中煩惱的同時,嘴角卻逐漸的露出了一些笑容來。
黃金的十年,這是香港電影最巔峰的時期。在互聯網沒有誕生的現在,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普通人的娛樂僅僅局限於看電視跟看書讀報,電影是無可爭議的‘高檔享受’。香港的發達經濟跟高收入造就了港片這個奇葩又奇跡的存在,以一座城市的規模發展出令整個東亞甚至整個亞洲都無有對手的‘港式電影’來,也難怪了在香港娛樂圈的風吹草動關注度不下於那些商業巨子的八卦新聞。
成名好啊,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在這個眼球經濟時代裏,有名氣比什麼都要好。別的不說,他林孝智要是放出風聲,說自己的公司準備融資上市,你看香港還有幾家銀行、券商能夠做主,不想過來分一杯羹。
“在看什麼呢,笑得這麼開心!”
李家三母女中,李嘉昕最不擅長廚藝,因此方才說是在廚房裏幫工,其實也就是陪姐姐跟李媽媽聊了會天,沒多久之後就被兩人從廚房裏趕了出來,讓她來陪林孝智,免得冷落了這個準姑爺。
“沒什麼?”
林孝智笑著搖了搖頭,隨意把桌子上的《信報》翻到了下一頁,去看其他版塊的新聞了。
許是未來姑爺第一次上門,她的姐姐跟媽媽招呼的十分熱情。雖然隻是一頓家常便飯,卻也炒出了花樣跟水準來。很快一張不小的餐桌上,便堆滿了盆盆碟碟,其中三個涼菜、六個小炒、兩個紅燒一個燉肉,還有一甜一鹹兩個湯,菜色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豐盛。
“來來來,阿智,多吃點東西。可別嫌伯母的手藝太差……”
“怎麼會呢,伯母。”瞧見李嘉昕的家人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準姑爺,熱情的不得了,林孝智臉上笑容也濃鬱了不少。
首次過門一頓午餐吃得還算開心,林孝智雖然喝了些酒,不過因為李家三母女都是女人,倒也沒有人來強行勸酒,所以他也隻比三人多喝了一杯紅酒而已,以那度數對於酒量不錯的他而言,倒也談不上影響。
酒過三巡,喝開了之後難免被問及他跟李嘉昕的結婚問題。
李媽媽又嚷著林孝智吃菜,自己卻把筷子放下,假裝不經意的問道:“阿智啊,我聽嘉昕說你明年就三十了。雖說男人在年輕時是該拚一拚事業,但也得考慮下自己的事情。嘉昕今年也二十了,你們的事考慮的怎麼樣了?”
香港法定結婚年齡是16歲,隻不過18歲以下是需要父母陪同的。以他們兩人的年齡,肯定過了香港這邊的結婚年齡線。
雖然之前來時已經猜到可能會被問道這個問題,不過林孝智還是為之一愣。反倒是李嘉昕,羞紅著臉放下手中的碗筷,衝著李媽媽不依地嬌嗔道:“媽,你怎麼催這麼急……”
話雖然這麼說,但眼中卻帶著期待色,看向了一旁的男友林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