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儒生打扮的女子蹙眉盯著植雕細細盤桓,旁邊有丫鬟貼身服侍,見自家主人看得入神,便主動替她緩頰道,“這是我們裕泰和茶行的女公子,多有得罪請這位娘子見諒。”丫鬟故意將“公子”兩字的音量抬高,提醒自家主人莫再發呆。
“這是唐傳奇中的一個故事,此人乃是風塵三俠中的一位,喚作虯髯客。此間正乘舟遁去海外,想要放逐自我成全紅拂女和李靖的好事。刻的是好,隻是於飲食中見到並沒有什麼尚佳的寓意。”
“也是個癡情種子······還是姐姐見識廣博,以後奴家要多與你親近。”
“哈哈,敢不從命。”女公子抱拳作揖。
這時,平素喜愛書畫的八等誥命歐陽夫人發生一聲驚咦,眼神訥訥的盯著盤中的圖景。顯然,這道菜不簡單呐。眾人皆等著她開口,老夫人接過筷子,朝幾個關竅之處一點,“菜好不好吃我不清楚,但這畫意已顯露出來,而且此人至少使用了三種畫技!”
“第一道門畫得最大,第二道次之,遠景的涼亭湖水再次,而明月最小,像不像一個人蹲在地上看天,這叫‘深遠’,乃是前朝山水畫派的三遠之技。南唐董大家曾說過,畫作的氣魄來自於你身處的方位,你在山便現山,你遇水則生水,畫家的視點決定了整幅畫意境的高度。你看此圖的氣魄仿似群山一樣綿延不絕,形成了透視式樣的構圖,極為立體靈動。”
誥命抿了口茶,又繼續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自家的後院,山牆根常用太湖石堆砌,牆上有枝葉苔蘚映照,遠遠看去便是一幅天然的畫作——千裏江山圖。隅,角落也。破除角落就是要利用固有的形狀,創造出一個新的空間,甚至是組合成全新的意義。盤中有畫,畫中有菜,如此看來,這盤邊和畫作是不是配合得天衣無縫啊。”
聽歐陽夫人如此一番解釋,娘子們不再像剛才那般誌得意滿,甚至還有些欲拜訪致仕老大人的家族,立刻驅使命婦上前求教,而大部分女子則顯出尋常不得見的小女兒作態,因為夫人留下的第三道畫技還未有人能答上來。
隻見一道身影撥開人群,她眼波流轉,蔥指敲了下東南方向的盤邊,“奧秘就在這裏,一隻手、一羽扇,你會考慮那扇後是何人,那人又在作甚?越是猜不透越是心裏癢癢,心裏越癢越去猜測結果,引人無限遐想,此法叫‘留白’。想必許多姊妹的幺妹還沒邁出過垂花門檔,那在她們心裏外麵的世界如何,不正是最大的神秘。留白留白,留出空白,給你一個自由發揮的區域,也是一處消化內心情欲的最佳念想。人人都說百戲藝人擅長埋伏懸念,挑動人心。在我看來,畫意精湛的大家亦是此中好手。”
有家室的婦人瞧著茶行家的女公子略感詫異,想不到她小小年紀已經有如此深刻的感悟,精通事理,人情達練,尋思得多讓自家女眷與之交往,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是能學上她的一兩成道行,也便能在未來的婆家站穩腳跟,是以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而此時,大家心中對這道菜的評斷早已沒有了異議,卻總有些說酸話愛挑刺的慫恿著孩子去品嚐。眾人心中不忍破壞這道美好作品,又礙著孩子縣丞嫡子的身份,便夾了一塊遞給對象。
“姨姨,好吃——鮮!”男孩雙手捧著蓴菜葉子,一口一口吃下肚裏,吮完手指上殘留的汁水,還意猶未盡地想再去取,被管教他的婦人一拍,才停住了手。
真有如此美味?眾人也皆疑惑,耐不住這答案太過磨人,最後大家推舉了一位往日較為公正的命婦前去品嚐。一口之下,香氣外溢,她感覺自己直接咬上了去殼的蝦子,那味道配合著海水的鹹度與蝦肉的鮮甜,一齊噴薄而出,這哪裏是什麼蔬菜,分明就是一塊剛出鍋的蝦餅。
有人在研討之時不小心碰到醬油,赫然揭開這道菜的另外一大秘密,原來這“墨汁”也是醬料,趕緊使眼色讓親朋故友來試鮮。旁的人也沒落下,蘸上醬料咀嚼蓴菜,蝦子的生鮮與醬油的熟熱,在味蕾中相互攪拌,中和成一股全新的滋味,而此時的郭遠想著,如果再配上一口米飯,那才是真正的享受,可惜他並不能提出建議。也正是這片刻的功夫,蓴菜便被光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