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全了別人,惡心了自己(2 / 2)

晚上回到酒店,閨密一直在整理照片,連聲感慨如果不是吳姐的堅持,我們這兩個慫包會錯過多少精彩。是啊,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能夠如吳姐那般保持冷靜,堅持立場表達訴求的人太少了。心理學稱這種品質叫自我堅定,意思是能夠冷靜而正麵地堅持自己的觀點,維護自己的利益,既不具有攻擊性,不威脅他人,也不被動服從,放棄自己的立場。

具有這種品質的人大多自信、陽光,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但現實中有很多人都會像我和閨密這樣,懼怕衝突,不敢拒絕,仿佛拒絕了別人就會結怨結仇,再無安寧。我們把懦弱、退避當作寬容仁愛,把一味忍讓當作善解人意,以為這樣就是不計較不小氣,殊不知這樣的委曲求全危害最大。

首先,這樣的退讓對不起自己。

如果那天我們散客因為勢單力薄就不敢表達心意,那結果隻能是錯過美景,回到已經去過的免稅店閑逛。這將成為我們衝繩之行的最大敗筆,我想我和閨密都會耿耿於懷,悔恨不已。日後,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會對自己心生埋怨。這樣的案例隻會讓我們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總是在被動地接受別人的需求,甚至為了取悅對方讓自己長期處於低等與劣勢,這會讓我們更討厭懦弱無能的自己。真是成全了別人,惡心了自己。

另外,這樣也不利於彼此的關係。

你以為不說出口的拒絕就不會傷害兩個人的關係,事實並不是這樣。不敢拒絕會讓我們悶悶不樂,最後把情緒轉嫁到對方身上。默默地把TA變成自己的假想敵,從而在心理上產生對抗。事實是即使我嘴上沒說不,但我心裏一直有一隻小手在推擋你。

比如,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向自己表白的女孩,即使在一起也是沒完沒了地鬧別扭吵架。勉強接受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心裏也難有成就感。還有被迫去幫助的普通朋友、盛情難卻的無聊飯局、不堪重負的情感綁架,這些你說不出的拒絕都會導致雙重雙倍的傷害。

因為你的嘴裏答應了,但你的心被架上了重重枷鎖,它入侵了你的領地,脅迫了你的感受。那句有氣無力的“好吧”比斬釘截鐵的“不行”更有隱患,更具殺傷力。

別再做老好人了,你的委曲求全換不了天下太平。明確交往邊界,表達合理訴求,你讓出的不是風範和美德,而是彼此的舒適和平等。成全了別人,惡心了自己常是在積累道德資本,多數情況下你得到的恐怕是兩敗俱傷和雞飛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