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陽光男孩黃鐵良》一書的寫作過程很有幾分波折。今年的初春,準確點說是2016年4月下旬,黃鐵良老先生給我打電話,說起由中華曲藝學會副會長、他的師弟孫福海先生主持,要為幾位相聲老藝術家出書,黃鐵良先生也在其中,老人當即提出自己口述、由我執筆整理。孫福海先生是天津曲藝界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對我們年輕一輩視如子侄,非常了解,據說聽黃老一提就很滿意,用黃鐵良老人自己的話說:“福海當時就說,師哥您真會找人。”二位前輩如此信任,我很感動;再有我跟黃鐵良先生還有一層關係,他的二女兒維清、女婿劉彤,跟我同是中國北方曲藝學校首屆畢業生,我們是三十年的親如手足的好朋友,黃鐵良先生和夫人、西河大鼓藝術家陳鳳芸先生總是把我當作女兒一樣關心疼愛,我也按照天津市民間習慣,以“老爹老娘”稱呼二老。所以黃老爹一提出書的事,我也顧不得自己缺乏經驗,一口答應下來。

很快我們就正式開始工作,4月26日、5月17日和6月7日,我三次到黃老家錄音,隨錄隨寫,十分順利。我跟所有人一樣,實在沒有想到,意外突然降臨了,黃老先生在6月11日傍晚猝然離去,距我最後一次見到他老人家僅僅四天,於是就有了書中原本並沒列入創作計劃的“外一篇”。

三次長談,鐵良老人給我最深的感受一是訥言,二是敬業。由於年代久遠,一些時間、人物、事件他已經記不太清了,並且他也不是很善於描繪情景甚至抒發情緒,而幾十年前學過的節目,他卻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並且加上自己的剖析、評論和表演體會。他的話語中,浸透了對相聲的摯愛、對師父的熱愛、對藝術前輩的敬愛,這種深厚感情常常令我感動。 由於意外,本書的後半部分隻好運用采訪方式,我先後采訪了謙詳益文苑總經理史清元先生、黃夫人陳鳳芸老人、相聲藝術家趙恒先生和劉彤、黃維清夫婦,並且參考了網上發表的一些尹笑聲先生的回憶文字和錄音。

《陽光男孩黃鐵良》一書完成,不想竟成了對故人的紀念,實在令人傷感唏噓,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讀完本書後能想起那位妙語連珠的矮個子老人,並因為想起他而露出微笑。 而對於我,寫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全新的嚐試,更是一次值得銘記的經曆,我會銘記黃老爹帶給我的做人做事的啟迪和由此引發的思考,銘記他對我的殷切期望,銘記他帶給我的那些會心的笑聲。

楊妤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