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住到這裏時,我還有些不大習慣,似乎是一下子從繁華的城裏,突然搬到了冷冷清清的鄉下。更糟糕的是,一些可怕的傳言一時沸沸揚揚。傳言大多是針對小區治安問題的。據傳,這裏原先是個出盜賊和響馬的地方,拆遷之後,一些人仍賊心不改,常趁著小區人少樓空前來盜竊,有時一晚上竟能清洗整整幾棟樓。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緊接著,又傳說這裏還有攔路搶劫者,氣焰更為囂張,說是青天白日,人正走著,突然就會從身後馳來一輛摩托,倏忽之間,脖子一熱,項鏈沒了,耳墜子沒了,有時肩膀頭子上的挎包也會隨摩托的經過而瞬間消失。
由於傳言大多針對女性,妻便顯得惶惶不可終日。
為了嚴加防範,晚上我們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就是出去,也不會耗到三更半夜;到家以後,立即關門閉窗,檢查插銷,睡覺前也不忘將門從裏麵牢牢反鎖。如此這般,竟也沒有發生什麼傳言中的不測。接下來當然就是妻子的上下班問題了。妻子上下班主要是步行。從廉租房到妻子的單位,路雖不遠,但步行也得近二十分鍾。剛搬過來時,已是仲秋時節,妻子上班時天還亮著,但一入深冬,境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時上班後半個小時天才慢慢放亮,下班時間往往天已擦黑。為了使妻子在上下班的路上平安、順利,我們可以說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後來發現,原來租住在這個小區的,竟還有她們單位的好幾個同事呢。之後她們結伴而行,同時上班,同時下班,其親密之狀竟像剛剛參加工作。
如此熬過一年,廉租房的人氣才逐漸旺起來。
二
廉租房的南邊有一條馬路,北邊有一條馬路,南區和北區中間也有一條馬路。隨著小區住戶的日漸增多,三條馬路兩邊漸漸形成一些不大不小的店鋪來。店鋪五花八門,有菜店、米店、麵店、肉店、水果店、花店、拉麵館、川菜館、火鍋店、包子鋪、麻將館、雜貨鋪子、小型超市……可以說,凡老百姓居家過日子所需的零零碎碎,在這裏都可買到。
漸漸地,妻子也開始喜歡這個地方了。
妻子喜歡吃鄉下產的雜糧,尤喜時令水果和蔬菜。下班回來,她的手裏往往會提好幾個塑料袋,這些塑料袋裏往往裝著剛剛從農家菜園或莊稼地裏收獲來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無一例外都出自那些街邊小店或小攤。比如四五月的旱韭菜、小蔥、苜蓿芽,六七月的豆角、蒜苗、瓠子、杏子、桃子、西瓜,一俟到了秋天,那可吃的東西就更多了,不但有附近農民直接從地裏拉來的洋芋、玉米、番瓜、葵花頭,還有商販們從甘肅靜寧、莊浪等地販運過來的蘋果、花紅、梨。要吃溫棚裏生產的反季節蔬菜和南方來的各色水果,那隻能是冬天大雪封門以後的事情了。
剛住到這裏時,我還有些不大習慣,似乎是一下子從繁華的城裏,突然搬到了冷冷清清的鄉下。更糟糕的是,一些可怕的傳言一時沸沸揚揚。傳言大多是針對小區治安問題的。據傳,這裏原先是個出盜賊和響馬的地方,拆遷之後,一些人仍賊心不改,常趁著小區人少樓空前來盜竊,有時一晚上竟能清洗整整幾棟樓。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緊接著,又傳說這裏還有攔路搶劫者,氣焰更為囂張,說是青天白日,人正走著,突然就會從身後馳來一輛摩托,倏忽之間,脖子一熱,項鏈沒了,耳墜子沒了,有時肩膀頭子上的挎包也會隨摩托的經過而瞬間消失。
由於傳言大多針對女性,妻便顯得惶惶不可終日。
為了嚴加防範,晚上我們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就是出去,也不會耗到三更半夜;到家以後,立即關門閉窗,檢查插銷,睡覺前也不忘將門從裏麵牢牢反鎖。如此這般,竟也沒有發生什麼傳言中的不測。接下來當然就是妻子的上下班問題了。妻子上下班主要是步行。從廉租房到妻子的單位,路雖不遠,但步行也得近二十分鍾。剛搬過來時,已是仲秋時節,妻子上班時天還亮著,但一入深冬,境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時上班後半個小時天才慢慢放亮,下班時間往往天已擦黑。為了使妻子在上下班的路上平安、順利,我們可以說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後來發現,原來租住在這個小區的,竟還有她們單位的好幾個同事呢。之後她們結伴而行,同時上班,同時下班,其親密之狀竟像剛剛參加工作。
如此熬過一年,廉租房的人氣才逐漸旺起來。
二
廉租房的南邊有一條馬路,北邊有一條馬路,南區和北區中間也有一條馬路。隨著小區住戶的日漸增多,三條馬路兩邊漸漸形成一些不大不小的店鋪來。店鋪五花八門,有菜店、米店、麵店、肉店、水果店、花店、拉麵館、川菜館、火鍋店、包子鋪、麻將館、雜貨鋪子、小型超市……可以說,凡老百姓居家過日子所需的零零碎碎,在這裏都可買到。
漸漸地,妻子也開始喜歡這個地方了。
妻子喜歡吃鄉下產的雜糧,尤喜時令水果和蔬菜。下班回來,她的手裏往往會提好幾個塑料袋,這些塑料袋裏往往裝著剛剛從農家菜園或莊稼地裏收獲來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無一例外都出自那些街邊小店或小攤。比如四五月的旱韭菜、小蔥、苜蓿芽,六七月的豆角、蒜苗、瓠子、杏子、桃子、西瓜,一俟到了秋天,那可吃的東西就更多了,不但有附近農民直接從地裏拉來的洋芋、玉米、番瓜、葵花頭,還有商販們從甘肅靜寧、莊浪等地販運過來的蘋果、花紅、梨。要吃溫棚裏生產的反季節蔬菜和南方來的各色水果,那隻能是冬天大雪封門以後的事情了。
由於每天都要買菜、買東西,妻子對附近店鋪的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她不但知道每個店鋪商品的特點、特色,也對店家的為人和品行爛熟於胸。
和我出去散步,她常常會一邊走,一邊一針見血地點評那些店鋪和它們的老板們。
“這個店裏的菜好,新鮮,都是從地裏直接拉來的,但老板娘心黑,秤上有問題,算錢時總會占人一兩毛錢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