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這套學說一百多年來經過了大量的驗證,現在證明在這個尺度上他是正確的。請注意,是在這個尺度上。一旦我們把視野放大到整個生物演化史,進一步放大到138億年的宇宙演化史上看,至少有兩個問題進化論解釋不了。

第一,達爾文講的是生物通過自然選擇的無方向變異來獲得生存度。可是,為什麼現在生物的演化仍然是有方向的,一定是趨向於越來越複雜的呢?以前,我們在介紹進化論的時候曾經提出過一個學說,叫“醉漢回家”。就是一個家夥喝醉了,他要回家,路的左邊是一堵牆,右邊是一條溝,他如果向左邊搖擺,會被牆擋住,右邊沒有牆,所以他的下場一定是掉到了溝裏。這就是生物演化,它是有方向的,一定是向越來越複雜的方向演化。但是,問題在於,這隻是個比方,這堵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無方向的變異最後導致物種向越來越複雜的方向演化呢?這個問題進化論解釋不了。

第二個問題更解釋不了。達爾文說:“一個生物個體一定是因為它變異出來一種特質,這個特質是更加適應這個環境的,所以它被進化剪刀留了下來。不適應的個體通通被滅殺了,這就是生物演化的過程。”這個說法推導出來的結論應該是,生物越進化,應該越適應環境。但是,生物演化史告訴我們的結論恰恰相反:生物越演化,反而越不適應。

人類文明就符合這個過程,我們的農耕文明有1萬年,工業文明有300年,現在信息文明不到100年。相信這個演化過程會越來越短,所以穩定度越來越差,適應性越來越差。請問這怎麼解釋?

遞弱代償原理就是解釋達爾文留下來的這兩個未解之謎的。

遞弱代償原理的兩點顛覆性

這套理論的顛覆性主要是兩點。第一點,生物會逐漸衰亡。過去,我們都認為生物是越來越進步、發展越來越好的。第二點,關於因果的解釋也被顛倒了。過去,我們認為,是人類發展了強大的能力、破壞了環境,導致現在又是氣溫升高又是各種汙染的。我們的生存度越來越差,是這麼解釋的。

但是,王東嶽先生的理論把這個因果給顛倒過來了:因為萬物一係演化的存在度越來越差,不得不發展出各種各樣的能力,來掛住這個生存線,所以它是一個代償性的補充。換句話說,隨著科技的發展,萬物具有各種各樣的屬性、能力,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

比如,兩性之間的關係,最早的單細胞生物沒有兩性問題,它們是自己分裂繁殖的。而且,繁殖的效能非常高,有的單細胞的微生物每20分鍾就分裂一次,長大一倍。也就是說,過了72小時之後,就能演化到像地球那麼大了。所以,對於單細胞生物來說,繁殖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達爾文這套學說一百多年來經過了大量的驗證,現在證明在這個尺度上他是正確的。請注意,是在這個尺度上。一旦我們把視野放大到整個生物演化史,進一步放大到138億年的宇宙演化史上看,至少有兩個問題進化論解釋不了。

第一,達爾文講的是生物通過自然選擇的無方向變異來獲得生存度。可是,為什麼現在生物的演化仍然是有方向的,一定是趨向於越來越複雜的呢?以前,我們在介紹進化論的時候曾經提出過一個學說,叫“醉漢回家”。就是一個家夥喝醉了,他要回家,路的左邊是一堵牆,右邊是一條溝,他如果向左邊搖擺,會被牆擋住,右邊沒有牆,所以他的下場一定是掉到了溝裏。這就是生物演化,它是有方向的,一定是向越來越複雜的方向演化。但是,問題在於,這隻是個比方,這堵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無方向的變異最後導致物種向越來越複雜的方向演化呢?這個問題進化論解釋不了。

第二個問題更解釋不了。達爾文說:“一個生物個體一定是因為它變異出來一種特質,這個特質是更加適應這個環境的,所以它被進化剪刀留了下來。不適應的個體通通被滅殺了,這就是生物演化的過程。”這個說法推導出來的結論應該是,生物越進化,應該越適應環境。但是,生物演化史告訴我們的結論恰恰相反:生物越演化,反而越不適應。

人類文明就符合這個過程,我們的農耕文明有1萬年,工業文明有300年,現在信息文明不到100年。相信這個演化過程會越來越短,所以穩定度越來越差,適應性越來越差。請問這怎麼解釋?

遞弱代償原理就是解釋達爾文留下來的這兩個未解之謎的。

遞弱代償原理的兩點顛覆性

這套理論的顛覆性主要是兩點。第一點,生物會逐漸衰亡。過去,我們都認為生物是越來越進步、發展越來越好的。第二點,關於因果的解釋也被顛倒了。過去,我們認為,是人類發展了強大的能力、破壞了環境,導致現在又是氣溫升高又是各種汙染的。我們的生存度越來越差,是這麼解釋的。

但是,王東嶽先生的理論把這個因果給顛倒過來了:因為萬物一係演化的存在度越來越差,不得不發展出各種各樣的能力,來掛住這個生存線,所以它是一個代償性的補充。換句話說,隨著科技的發展,萬物具有各種各樣的屬性、能力,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

比如,兩性之間的關係,最早的單細胞生物沒有兩性問題,它們是自己分裂繁殖的。而且,繁殖的效能非常高,有的單細胞的微生物每20分鍾就分裂一次,長大一倍。也就是說,過了72小時之後,就能演化到像地球那麼大了。所以,對於單細胞生物來說,繁殖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後來,出現了多細胞生物,比如魚類,這時候已經出現了兩性繁殖,約束性條件越來越多。但是,對魚來講還好,因為它們是體外繁殖,母魚把魚子一撒,公魚在上麵把精子一撒,就像攤煎餅一樣,繁殖過程就結束了,然後就能生出好多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