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唐彬得到了杜預分給他們的兵馬向夏口進兵。進攻夏口的平南將軍胡奮打下了公安,跟建威將軍王戎會在一起,王濬又跟他們會師。這樣,王濬、胡奮、王戎這三路兵馬一同打下夏口、武昌,把吳兵像趕鴨子似的順流趕去,沿路郡縣望風投降。大軍的矛頭一直向著建業。
到了這時候,吳主孫皓慌了。他派丞相張悌率領丹陽(這個丹陽在現在江蘇省)太守沈瑩(音贈侏灶倮)、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音躁佻灶倮,諸葛誕的兒子),發兵三萬渡江迎敵。這三萬人是東吳的精兵。三月渡江過去,還打了一個勝仗。後來晉軍集中起來,將軍士兵越打越多。吳兵大敗,好像山崩那樣垮下來。大將、小將和領隊的軍官沒法阻止。張悌陣亡,孫震、沈瑩他們死在亂軍之中,諸葛靚失蹤。建業人心慌亂,好像早晨等不到晚上就會給晉兵殺了。可是晉兵沒再渡江過來。這是怎麼回事啊?
吳丞相張悌帶領的吳兵是給晉揚州刺史周浚消滅的。張悌一死,周浚手下的一個謀士叫何惲,向他獻計,說:“張悌率領的是東吳的精兵啊。這一路精兵給消滅了,東吳上上下下誰都害怕。王龍驤(龍驤將軍王濬)已經打下了武昌,往東過來。東吳的敗亡已經可以看到了。咱們趕快渡過江去,直接進攻建業,一定可以成功。”周浚同意他的看法,請他去向打東路的安東將軍王渾說去。何惲說:“不行,王渾膽小,又不善於用兵。他但求無過,絕不會聽咱們的。”周浚再三請他去說,何惲隻好去了。
果然,王渾不同意進兵。他說:“皇上詔書下來叫我屯兵江北,抵抗吳軍,不可輕易進兵。你們雖然很勇敢,又打了一個勝仗,可是你們能夠單獨平定江東嗎?要是違背命令,打勝了不能立功,打敗了還得辦罪。再說最近又有詔書下來,叫龍驤聽我調度。等他來了,我叫他一同過江吧。”
原來當初龍驤將軍王濬進兵建平的時候,他是奉命受杜預調度的。他打下了西陵,就接到杜預給他的信。信上說:“將軍已經攻破了東吳西邊的防守,就應當順流而下,直接向建業進軍,去征伐幾輩子的叛逆,去拯救吳人脫離火坑。將來將軍得勝還朝,也是一生的大好事。”王濬很高興,就照杜預信裏的意思上了一個奏章,率領水軍向東過去。這會兒又有詔書下來,叫王濬受王渾的調度。王渾做了王濬的上級,所以他對何惲說:“詔書下來,叫龍驤聽我調度。”
何惲回答說:“龍驤將軍節節勝利,已經打了這麼大的勝仗,何必拘束他前進呢?再說,明公做了上將軍,可進則進。難道大軍的一舉一動都得等候詔書嗎?明公率領大軍渡過江去,一定能夠成功,為什麼還要待在這兒停滯不前呢?”哪怕何惲有一百張嘴,王渾還是不聽他的。為了這個緣故,王渾的軍隊雖然離建業近,可就不渡江過去,王濬的軍隊遠在武昌,反倒過來了。
王濬、唐彬得到了杜預分給他們的兵馬向夏口進兵。進攻夏口的平南將軍胡奮打下了公安,跟建威將軍王戎會在一起,王濬又跟他們會師。這樣,王濬、胡奮、王戎這三路兵馬一同打下夏口、武昌,把吳兵像趕鴨子似的順流趕去,沿路郡縣望風投降。大軍的矛頭一直向著建業。
到了這時候,吳主孫皓慌了。他派丞相張悌率領丹陽(這個丹陽在現在江蘇省)太守沈瑩(音贈侏灶倮)、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音躁佻灶倮,諸葛誕的兒子),發兵三萬渡江迎敵。這三萬人是東吳的精兵。三月渡江過去,還打了一個勝仗。後來晉軍集中起來,將軍士兵越打越多。吳兵大敗,好像山崩那樣垮下來。大將、小將和領隊的軍官沒法阻止。張悌陣亡,孫震、沈瑩他們死在亂軍之中,諸葛靚失蹤。建業人心慌亂,好像早晨等不到晚上就會給晉兵殺了。可是晉兵沒再渡江過來。這是怎麼回事啊?
吳丞相張悌帶領的吳兵是給晉揚州刺史周浚消滅的。張悌一死,周浚手下的一個謀士叫何惲,向他獻計,說:“張悌率領的是東吳的精兵啊。這一路精兵給消滅了,東吳上上下下誰都害怕。王龍驤(龍驤將軍王濬)已經打下了武昌,往東過來。東吳的敗亡已經可以看到了。咱們趕快渡過江去,直接進攻建業,一定可以成功。”周浚同意他的看法,請他去向打東路的安東將軍王渾說去。何惲說:“不行,王渾膽小,又不善於用兵。他但求無過,絕不會聽咱們的。”周浚再三請他去說,何惲隻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