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老人見張說要去捅馬蜂窩,也是紛紛好意勸說他不要去招惹它們。
“沒事,今晚請全村人吃香脆可口的油炸馬蜂。”
張說信心滿滿。
“你要真能收服它們,請吃就不用,把它們給我泡酒就行。”
一個老人笑哈哈道。
“請你們吃,也給你們泡酒。”
張說大方道。
一些膽子較大的小屁孩見了也想跟去看熱鬧,被自家的爺爺奶奶強行攔住。
張說問清了幾處馬蜂窩的位置,又去自家老屋找了幾個雙層的化肥袋和雨衣就去收馬蜂。
因為沒人跟來,張說也不怕被別人發現自己身上的秘密。
他現在的視力異於常人,在他眼裏黑夜如同白天一樣,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無須用手電筒,不怕驚擾到馬蜂。
至於雨衣隻是做做樣子,根本不用穿。
一個飛躍上去,在馬蜂還沒完全反應過來時,就把蜂巢整個裝入袋中摘取下來。
張說以同樣的手段,不用二十分鍾就把老村大大小小的馬蜂窩全給摘取了下來。
當他提著幾袋馬蜂窩出現在眾人麵前時,眾人全驚呆了。
“想不到說牯看上去那麼斯文,手腳竟然這麼利落。”
“你別忘了,這小子小時候是傳牯的跟屁蟲,兩人是出了名的大小搗蛋鬼,慫恿其他小孩欺負我孫子,爬樹捅馬蜂窩,上房揭瓦掏鳥窩,偷帶我孫子去山塘水庫洗澡,哪一件事少得了兩人?”
“說的也是,不過這小子天生就聰明,有這小子在家,我們修電器的錢都省了。”
“你這麼一說我才想起來,我兒子給我買了一個智能手機,說可以視頻聊天,讓我找說牯教我,我這就回去拿手機,免得回頭又給忘了。”
“這小子最像他爺爺,再難的事到了他麵前都不是事兒。”
“家慈和桂蘭生了一個好兒子。”
等回過神來,眾人就像炸了窩似的說開了。
一下子,張說成了村裏的英雄。
這樣的場麵最出風頭的反而不是張說本人,而是張家慈和黃桂蘭夫婦倆,滿麵紅光,笑不攏嘴。
“說牯,你把馬蜂都分了,你自己不就沒了?”
三伯張家仁眼見張說手裏的馬蜂不多,還要分給他們這一房的死對頭,趕緊提醒他。
現在一斤馬蜂上百塊錢,醞釀的馬蜂酒更貴,也難怪張家仁會肉痛。
“沒事,我等會再去老村後山轉轉。”
張說道。
不要說是同村人,就是親兄弟都有反目成仇的。
龍泉村就這麼大一點地方,每戶就分到幾畝田地,以前累死累活都不能溫飽,為了一條共用的田溝被削減都會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大大出手,現在為了建房占用一點地方,本來好好的兄弟鄰居也會反目成仇,誰家沒有一兩個死對頭?
以前人家是怎麼對他父母的,張說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然而,他要在家鄉幹一番大事,肯定要用到人家的地方,沒必要再拉深仇恨。
何況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做生意,甚至在城裏買房長住,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麵,彼此之間沒有什麼利益摩擦,不像上一代那樣深仇大恨,見麵也會問候聊上幾句。
村裏很多事情因為上一代的恩怨難以辦成,年輕人有共同的語言,見識也廣,深知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變成仇家是件得不償失的事,受益的又是全村人,坐在一起很容易就能達成協議。
張家仁聽了,盡管心中不快,不過也沒再說什麼。
既然要泡酒,就不能把馬蜂弄死。
村裏的老人處理馬蜂很有經驗,提著袋子高高興興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