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天,常如龍已來繳令,並獻上苗帥木油兒首級。江永大喜,問怎樣擒得木油兒,常如龍道:“小將奉命去禦小王子,彼已失了苗人扶助,軍心渙散,一戰便行敗走。小將追了二十多裏,經過黑鬆林地方,正值苗人遠遠地敗退下來。小將即率兵士埋伏在林中,並掘下陷坑。苗酋木油兒中伏墮馬,兵士把他擒住,隻逃走了一個苗酋阿蠻。”江永聽了,上了常如龍首功,馬成繳下苗酋瑤犇子首級。顧滋、李佑之等亦各獻俘虜,並器械旗幟等物,江永也一一記功。當日令將士勿得解甲,防小王子偷寨。到了次日江永督軍進戰,小王子早領了殘兵不知逃往哪裏去了。江永就在邊地料理軍事善後,一切妥當,擇吉班師。那裏朱寧也剿平苗眾,大軍不日回京。孝宗見兩處都以平靖,下諭大犒將士。朱寧、江永自晉爵祿外,馬成、顧滋均擢總兵,李佑之擢都指揮,常如龍授將軍,張恂晉副總兵,宋忠為桂林都總管,餘下將士亦各有封賞。
是年為弘治十八年,孝宗忽然聖躬不豫,看看日漸沉重,便召大學士李東陽、尚書謝遷、少帥劉健等至榻前,孝宗垂淚道:“朕病已入膏肓,諒來不起的了。眾卿皆朝廷股肱,幸為朕善輔太子。”說罷命宣東宮。不一刻太子厚照來了,時年十五歲,見了孝宗病態憔悴,父子關乎天性,不由地紛紛落淚,跪伏榻前不起。孝宗指著劉健、謝遷、李東陽等顧謂太子道:“諸先生忠心為國,將來須盡心受教,莫負朕意,今可向諸先生叩頭兒。”太子聽了,便對著謝遷等跪下叩拜,慌得三位大臣還禮不迭。孝宗令內監扶起謝遷等,並喘著氣道:“諸先生猶世交父執,受了一禮何害?”李東陽等叩首道:“微臣受陛下厚恩,自當盡力以報。”孝宗點頭,揮手令太子等退出。
是夜孝宗駕崩,由李東陽等扶太子厚照繼位,是為武宗,改第二年為正德元年。晉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三人為太師太傅上柱國,太後紀氏為太皇太後,皇後張氏為太後,太妃王氏為太皇聖妃,金妃、戴妃為太妃,馬妃常妃等亦晉太皇妃,弟厚煒封為蔚王。又以內監劉瑾為司禮監。
講到這個劉瑾,舊係苗種,為中官劉忠養子,襲姓為劉。武宗在東宮稚年好戲,劉瑾由宮外弄些鷹犬鳥獸之類進宮,以博武宗的歡心。武宗但知玩耍,因倚劉瑾為左右手,片刻都離他不得。這時武宗繼位,便封劉瑾為司禮監,統掌皇城內一應儀禮並刑名鈐束,門禁關防諸事。劉瑾欺武帝年幼,便乘間廣植勢力,漸漸地幹預政事。雖有李夢陽、劉健、謝遷等一班托孤之臣,竭立把持,但劉瑾自恃寵信,易於進言,往往欺淩大臣。謝遷見政事已現亂象,心裏著實忍耐不得,當時上章切諫,勸武宗整飭辰綱,節止遊戲。大學士上柱國劉健,攻訐劉瑾擅幹國政,私斥勳臣,請旨究辦。李東陽更當殿麵陳,宦官專權,朝綱敗壞,諫武宗勤修政事,遠避佞邪。這位正德皇帝到底年輕臉嫩,怎經得諸閣臣正言厲色地切諫?把個正德皇帝弄得麵紅耳赤,囁嚅了好一會才訥訥地說道:“諸先生且退去,容朕慢慢地照辦就是。”李東陽等下朝,正德帝回到宮中。自思幼時到如今從不曾受過誰的話,現在做了皇帝,倒轉被大臣們掣肘起來,不是比較做太子時,反覺不舒服了嗎?正德帝越想越氣,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那些老宮人和內監們在旁相勸了幾句,這位年輕皇帝是十分任性的,怎肯就止。正哭得心傷氣急,恰好劉瑾進宮來,連忙跪在地上叩問緣故,正德帝就把大臣阻諫的話和劉瑾講了一遍。劉瑾正色說道:“陛下身為天子,萬事自由宸衷獨斷,何至受大臣們的欺淩。”正德帝歎口氣道:“他們是顧命之臣,不得不略與優容。”劉瑾道:“那不是這樣講的,倘閣臣專橫不奉上命,難道也就容忍了嗎?況臣權過重,下者驕上,尤須防有不臣之行。這是曆代所恒見的事,元朝的泰定帝便是榜樣。”正德帝聽了,一拳正打中心坎,不由地點頭自語道:“這話很是有理。”從此正德帝對於眾大臣言辭間不大聽從,所有奏疏,隻批“聞知”兩字,十事中沒有一二樣照辦,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自己覺得無趣,大家早存下一個去心。
不到半天,常如龍已來繳令,並獻上苗帥木油兒首級。江永大喜,問怎樣擒得木油兒,常如龍道:“小將奉命去禦小王子,彼已失了苗人扶助,軍心渙散,一戰便行敗走。小將追了二十多裏,經過黑鬆林地方,正值苗人遠遠地敗退下來。小將即率兵士埋伏在林中,並掘下陷坑。苗酋木油兒中伏墮馬,兵士把他擒住,隻逃走了一個苗酋阿蠻。”江永聽了,上了常如龍首功,馬成繳下苗酋瑤犇子首級。顧滋、李佑之等亦各獻俘虜,並器械旗幟等物,江永也一一記功。當日令將士勿得解甲,防小王子偷寨。到了次日江永督軍進戰,小王子早領了殘兵不知逃往哪裏去了。江永就在邊地料理軍事善後,一切妥當,擇吉班師。那裏朱寧也剿平苗眾,大軍不日回京。孝宗見兩處都以平靖,下諭大犒將士。朱寧、江永自晉爵祿外,馬成、顧滋均擢總兵,李佑之擢都指揮,常如龍授將軍,張恂晉副總兵,宋忠為桂林都總管,餘下將士亦各有封賞。
是年為弘治十八年,孝宗忽然聖躬不豫,看看日漸沉重,便召大學士李東陽、尚書謝遷、少帥劉健等至榻前,孝宗垂淚道:“朕病已入膏肓,諒來不起的了。眾卿皆朝廷股肱,幸為朕善輔太子。”說罷命宣東宮。不一刻太子厚照來了,時年十五歲,見了孝宗病態憔悴,父子關乎天性,不由地紛紛落淚,跪伏榻前不起。孝宗指著劉健、謝遷、李東陽等顧謂太子道:“諸先生忠心為國,將來須盡心受教,莫負朕意,今可向諸先生叩頭兒。”太子聽了,便對著謝遷等跪下叩拜,慌得三位大臣還禮不迭。孝宗令內監扶起謝遷等,並喘著氣道:“諸先生猶世交父執,受了一禮何害?”李東陽等叩首道:“微臣受陛下厚恩,自當盡力以報。”孝宗點頭,揮手令太子等退出。
是夜孝宗駕崩,由李東陽等扶太子厚照繼位,是為武宗,改第二年為正德元年。晉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三人為太師太傅上柱國,太後紀氏為太皇太後,皇後張氏為太後,太妃王氏為太皇聖妃,金妃、戴妃為太妃,馬妃常妃等亦晉太皇妃,弟厚煒封為蔚王。又以內監劉瑾為司禮監。
講到這個劉瑾,舊係苗種,為中官劉忠養子,襲姓為劉。武宗在東宮稚年好戲,劉瑾由宮外弄些鷹犬鳥獸之類進宮,以博武宗的歡心。武宗但知玩耍,因倚劉瑾為左右手,片刻都離他不得。這時武宗繼位,便封劉瑾為司禮監,統掌皇城內一應儀禮並刑名鈐束,門禁關防諸事。劉瑾欺武帝年幼,便乘間廣植勢力,漸漸地幹預政事。雖有李夢陽、劉健、謝遷等一班托孤之臣,竭立把持,但劉瑾自恃寵信,易於進言,往往欺淩大臣。謝遷見政事已現亂象,心裏著實忍耐不得,當時上章切諫,勸武宗整飭辰綱,節止遊戲。大學士上柱國劉健,攻訐劉瑾擅幹國政,私斥勳臣,請旨究辦。李東陽更當殿麵陳,宦官專權,朝綱敗壞,諫武宗勤修政事,遠避佞邪。這位正德皇帝到底年輕臉嫩,怎經得諸閣臣正言厲色地切諫?把個正德皇帝弄得麵紅耳赤,囁嚅了好一會才訥訥地說道:“諸先生且退去,容朕慢慢地照辦就是。”李東陽等下朝,正德帝回到宮中。自思幼時到如今從不曾受過誰的話,現在做了皇帝,倒轉被大臣們掣肘起來,不是比較做太子時,反覺不舒服了嗎?正德帝越想越氣,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那些老宮人和內監們在旁相勸了幾句,這位年輕皇帝是十分任性的,怎肯就止。正哭得心傷氣急,恰好劉瑾進宮來,連忙跪在地上叩問緣故,正德帝就把大臣阻諫的話和劉瑾講了一遍。劉瑾正色說道:“陛下身為天子,萬事自由宸衷獨斷,何至受大臣們的欺淩。”正德帝歎口氣道:“他們是顧命之臣,不得不略與優容。”劉瑾道:“那不是這樣講的,倘閣臣專橫不奉上命,難道也就容忍了嗎?況臣權過重,下者驕上,尤須防有不臣之行。這是曆代所恒見的事,元朝的泰定帝便是榜樣。”正德帝聽了,一拳正打中心坎,不由地點頭自語道:“這話很是有理。”從此正德帝對於眾大臣言辭間不大聽從,所有奏疏,隻批“聞知”兩字,十事中沒有一二樣照辦,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自己覺得無趣,大家早存下一個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