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蔑視女性的觀念必須予以糾正。自從人類進入男子中心的社會以後,重男輕女的現象本來不足為奇。可是不近人情的、有意蔑視女性的記載應當根據曆史事實加以分析、批判。女人也像男人一樣,有好的,也有壞的。可是同樣一件壞事因為是女人幹的,就說成更壞些,那就不合理了,把男子的過失推在女人身上,那更說不過去。在這本書裏對有些過去描寫成反派的婦女,根據曆史事實,給她們一個比較近乎情理的評價。
迷信的思想是跟古人的生活分不開的。古時候的人老把不容易解釋的因果關係和心理現象歸之於鬼神,這種事例太多了。可是古書裏有關鬼神的記載差不多都可以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說法,加以科學分析或者比較合理的敘述。
暗殺行刺的記載一般都很動人。《史記》的《刺客列傳》更是寫得有聲有色。我想這是因為司馬遷自己覺得受了委屈,希望有俠客一類的人物出來替他抱不平。可是我們始終認為暗殺或者行刺的行為不但是違反政治道德,而且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的人民大眾並不讚成這一類的舉動,所謂“大丈夫明刀明槍”,“暗箭傷人不是好漢”。在這本書裏並不提倡暗殺或行刺,沒把刺客當作好漢來描寫。
在寫作過程中,有幾個技術性的問題也不妨交代一下,主要是指在敘述方麵力求係統化。
我從獨幕劇的編法上和電影攝製中“跟鏡頭”的辦法上得到了啟發,把空間盡可能地限製在一個地點上,地點非移動一下不可或者人物非替換一下不可的時候,就用“跟鏡頭”的辦法把地點或人物連接起來。這樣,就能把這本書裏前前後後的故事像環兒套環兒似的連成一條鏈子。環兒有大有小。大環是指幾件關鍵性的大事和幾個主要人物。比如說,這本書裏的故事有幾個大環:先是鄭莊公,接著是五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等),以後是四個公子(孟嚐君、信陵君等),末了是秦國。這裏頭還套著許多小環兒。這麼一來,千頭萬緒的東周列國故事,讀起來就比較清楚點了。
為了便於閱讀,我在這本書裏采用統一的年號和一致的人名。年號一律以公元為主,而以周天王或者列國諸侯的年號為輔,也作為正文,可是用括號括起來。
跟年號的統一相似的一點是人名的一致。曆史上的人名本來已經夠多的了,有不少人還用了好幾個名字,更沒法記。為了容易記,本書盡可能地讓一個人用一個名字。可是一個人有好幾個名稱的,用哪一個呢?用名哪還是用字,還是用號?我就盡可能地用比較通俗的和多音節的那一個,名也好,字也好。例如,“伍子胥”、“孟嚐君”就比“伍員”、“田文”通俗點,而且各多了一個音節。要是音節多的那個字不通俗,那就用通俗的那一個。比如“管仲”比“管夷吾”少了一個音節,可是因為“管仲”比較熟悉,也就用了。
其次,蔑視女性的觀念必須予以糾正。自從人類進入男子中心的社會以後,重男輕女的現象本來不足為奇。可是不近人情的、有意蔑視女性的記載應當根據曆史事實加以分析、批判。女人也像男人一樣,有好的,也有壞的。可是同樣一件壞事因為是女人幹的,就說成更壞些,那就不合理了,把男子的過失推在女人身上,那更說不過去。在這本書裏對有些過去描寫成反派的婦女,根據曆史事實,給她們一個比較近乎情理的評價。
迷信的思想是跟古人的生活分不開的。古時候的人老把不容易解釋的因果關係和心理現象歸之於鬼神,這種事例太多了。可是古書裏有關鬼神的記載差不多都可以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說法,加以科學分析或者比較合理的敘述。
暗殺行刺的記載一般都很動人。《史記》的《刺客列傳》更是寫得有聲有色。我想這是因為司馬遷自己覺得受了委屈,希望有俠客一類的人物出來替他抱不平。可是我們始終認為暗殺或者行刺的行為不但是違反政治道德,而且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的人民大眾並不讚成這一類的舉動,所謂“大丈夫明刀明槍”,“暗箭傷人不是好漢”。在這本書裏並不提倡暗殺或行刺,沒把刺客當作好漢來描寫。
在寫作過程中,有幾個技術性的問題也不妨交代一下,主要是指在敘述方麵力求係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