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親眷(1 / 2)

不等林斕出門,趙夫人已經急急尋了來,直說劉侯與劉文傑父子已經迎出城去,麵上更是明晃晃的催促之意。

這還是劉家歸鄉之後趙夫人頭一回到梧桐苑裏來,林斕心中雖悵惘往事已矣眼前唯餘凡愁,到底還是盡了為人媳的本分,以眼神示意阿玉手上快些,取首飾時還不忘格外多添了兩隻嵌紅寶赤金釵插在頭上,腕上則配著一對上好的血玉鐲。忖度著這一身與著命婦吉服按品大妝的趙夫人在一處還算搭配,她才扶著阿玉的手跟在了腳步匆匆的趙夫人身後。

本朝以忠孝治天下,她如今既是劉家媳婦,大半生怕都要紮根於關外風雪之中,哪怕與公婆丈夫皆不和睦,也沒有不恭迎祖父之禮。

婆媳二人乘小轎趕到大門口時,劉老太爺等人的馬車剛拐過街角。劉文傑騎著駿馬走在前頭,身後則是朝廷規製的一品侯六人抬大轎。林斕抬眼略一打量,數了回轎後青緞馬車的數目,便曉得劉侯應當是與劉老太爺一同乘了轎子。

穆安侯劉恩是孝子,封侯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接劉老太爺入京奉養。可派了七八波人回來,劉老太爺都是一句話,寧死不離鄉,劉恩便直接請命回家鄉任職駐守,好孝敬老父,這事兒在京中是人人稱頌的。

等回了慶平,劉恩命人快馬加鞭回鄉下送信,要接了劉老太爺回來頤養天年,再接了姊妹兄弟過來一起承歡老父膝下也是應有之義。

林斕正想著劉家這份美名遠播的孝義,劉侯的轎子與其後的三輛馬車終於停在了府門外,從第一輛車上滾葫蘆似的下來個富貴員外郎打扮的中年男人,與先一步下轎的穆安侯劉恩一起,從轎子上扶下來一位頭發稀疏、麵色黝黑,神情稍顯刻薄的枯瘦老人。

心知這就是劉老太爺,林斕雖不喜劉家為人,也依舊謹守本分,隨趙夫人一同趕到轎前行禮,與劉侯劉文傑等人一同恭請劉老太爺乘軟轎到上房歇息。

後頭下來的三位富家太太模樣打扮的婦人倒是有心與趙夫人林斕婆媳先說幾句,隻是劉老太爺年老體乏,硬熬了一路,誰也不敢多耽擱時辰,不過匆匆招呼了一聲,便各自乘轎跟了上去。

到得正院,劉恩等奉劉老太爺高坐後便遵排行依次落座,或拜見長輩或平輩廝見,而林斕這個新婦則要隨丈夫劉文傑認親,依次拜見劉老太爺、劉三老爺夫妻並兩位姑太太,又與劉三老爺獨子劉人傑互相見禮。

這樣大喜的日子劉侯兄弟三人卻少了劉侯常常掛在嘴邊、最為愛護的二老爺一家,林斕心中不免疑惑,畢竟劉侯是派大管事回去將闔家都接回來共聚天倫的。不過她轉念一想,慮及劉家舊聞這也是情有可原之事。

夫妻還算和睦時,她曾聽劉文傑提過幾回劉二老爺的事兒。這劉二老爺當年是年少倔強,與劉老太爺爭執挨了打,一時氣怒離了家門,即便孤苦無依也再不肯回去,還是劉侯發跡後不忍骨肉分離,親自勸了劉二老爺回來,給劉老太爺叩頭認錯,算是認祖歸宗,劉二老爺也獨與劉侯兄弟情深。

劉二老爺多年來行走各地販賣貨物,劉侯便送了銀兩鋪麵,去歲更為他置田千畝,讓他當了個富貴員外。

可劉老太爺最恨子孫忤逆,能點頭允劉二老爺歸家已經是看在劉侯這個有大出息的兒子身上,等閑都不肯多看次子一家一眼,出門時不肯帶劉二老爺一家也在預料之中。

林斕壓下了心中疑惑,謹守新婦的本分與諸人見禮,劉侯陪在次席卻一直沉著臉色,劉三老爺一臉諂媚的搭話也沒能得他一個笑臉,劉老太爺高坐上首每看他們兄弟一眼麵色便難看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