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誰覺,平生我自。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法翊吟詩一首,
他懶散的推開屋門,外麵已經是日上三竿。
有幾個小童經過,也是對著他出了鬼臉。
“大懶蟲,不羞。”
法翊不以為意,但是很快就拿起一塊泥巴投出,正中小童臉上。
那小童砸的一懵,和好友落荒而逃。
法翊則是滿意的拍了拍手,去院落之中用盆裏的水洗了洗手。
田園生,還挺不錯。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這種亂,逸的田園生彌足珍貴。
這是他穿過來的第二個月了,而他“借屍還魂”的是一成都的年輕人,
這年輕人大病一場,本人已經嗝屁了,法翊也就繼承了這身體和字。
法翊,遵法守法,勵輔佐明君幹一發大事業,這也對的上法翊的身份,他是成都法家的一員。
作為一個前的三國發燒友,加上自己通過這幾個月的觀察,法翊自然明白成都法家是麼樣的勢力。
蜀之四姓,龐法楊黃。
龐家的代表人物是龐羲,正是一年後將要反卻又心轉意,當益州牧劉璋的親家,手握重兵的龐孟總。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法正,法翊的親叔叔,日後勸劉璋向劉備投降的第一人。
楊家的代表人物是楊鬆,欺軟怕硬,但人家有文化,一篇文章把劉璋哄的很開心。
黃家的代表人物是黃權,性格剛正不阿,頗有後“魏征”的樣子,也是楊鬆的死對頭。但後來迫投降了曹魏。
法家的年輕一代都想著為法家爭,而法翊則是拿著自己的家底直搬到了郊外。
爭奪利你們去吧,我要種田養生,穩穩度過亂。
現在是建十一年,公206年。離赤壁之戰的爆發隻有兩年了,
這讓法翊不由得想起電視劇的場麵:“同們,離結束還有八年。”
不過這也隻是笑談,現在的法翊隻想穩穩的存,他連出仕都不考慮。
理由很簡單,沒必要。
法翊心裏很楚,自己不是麼中二的主角。可以靠著現代的識闖出一番天下,
他的數理化並不好,沒有那種推動時代進的樹。
既然如此,好好的啃老,一個隱士不也挺不錯?
反正劉家在川雷不動,劉璋滅亡都是十幾年以後的事情了。大不了自己投降劉備。
想到這裏,法翊肚子也餓了,他從包裹裏掏出一塊燒餅,就著水啃了幾口。
的不說,漢朝時的飲食實在是沒啥可以稱道的,調味隻有本的鹽和醬,
鐵鍋和炒菜都還沒有出現,也不用去提麼烹飪術的發展。
作為一個喜歡吃辣的人,辣椒是從明代傳入中國,所以法翊也沒法享辣味的刺激。
總結一下,就是無論麼東,口味實在是太淡了。
現代大魚大肉過來的他,吃這些感覺就像是修身養性。
唯一的好處也就是少鹽少,反正是吃不胖。
健康生,綠色飲食,遠離高血壓,高血糖。
對了,漢朝所謂的糖,一人可吃不起。
“看來下要找人買點野味了”
啃幾個餅,法翊來到院落之中開始燒柴火,同時把一個小瓷盆掛在上麵烘烤。
這種環境你要是不喝開水,寄生蟲怕是就能弄死你啊。
陳登怎麼嗝屁的,不就是喜歡吃生魚片,吃的一肚子蟲。
把這一切都搞定了,法翊懶散的躺在院子上的靠椅上,開始看書。
漢朝的時候是沒有椅子這種東的,這也是唯一讓法翊有些崩潰的地方,
合著去哪跪就是咯?
雖然這是傳統禮節,但是法翊可不想肌肉酸痛。所幸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椅子的雛形,
法翊了點錢就弄出一張靠椅出來,在了院子裏。
反正一個人住,也不怕人說閑話。
說到看書,握著手中厚厚的竹簡,法翊頭一感到紙質書籍的優性。
東漢末不是沒有紙,畢竟蔡候紙都是四大發明了,隻不過紙昂貴又不易存,所以那些大家的學說,都是記錄在竹簡上,供人傳閱。
法翊手中這本就是春秋,他其實也不是愛學術的人,但是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不看書能咋辦。
聽說關二爺春秋不釋卷,那他法翊也來看看。
不過,法翊書還沒看進去,不之客就來了,
這是他的一孽緣。
劉家的大小姐,劉季玉女兒劉仁。
其實法翊搬到郊外,不僅是為了避,其實也是為了避人。
說起來,這也是法翊自己作的,當時並州刺高幹投降了曹操,眾人議論紛紛,說河平定了。